读点经典 作品

第308章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第2页)

陈国有个叫魏昭的童子,向郭泰请求说:“讲解经书的老师容易遇到,但能教导做人的老师却很难碰到,我希望能在您身边,为您打扫卫生。”郭泰答应了他。郭泰有一次身体不舒服,让魏昭煮粥,粥煮好后,魏昭端给郭泰,郭泰呵斥他说:“给长辈煮粥,不用心恭敬,这粥让人怎么吃!”说完把杯子扔到地上。魏昭重新煮了粥再端上来,郭泰又呵斥他。这样反复了三次,魏昭的神色始终没有改变。郭泰这才说:“我起初只看到你的外表,从今往后,我知道你的内心了!”于是把他当作朋友,对他很好。陈留的左原,是郡学的学生,因为犯了法被开除,郭泰在路上遇到他,就摆了酒菜安慰他。郭泰说:“从前颜涿聚是梁甫山的大强盗,段干木是晋国的大市侩,最后颜涿聚成为齐国的忠臣,段干木成为魏国的贤才;蘧瑗、颜回这样的贤人都难免会犯错,何况其他人呢!你千万不要怨恨,多责备自己就行了!”左原听了他的话就走了。有人指责郭泰不与坏人断绝往来,郭泰说:“一个人如果不仁德,对他痛恨太过分,反而会引发祸乱。”左原后来忽然又心生怨恨,结交门客,想报复郡学里的学生。就在他要动手的那天,郭泰恰好在郡学,左原想起之前郭泰说的话,感到惭愧,就打消了念头。后来这件事被众人知道,大家都对郭泰表示佩服。有人问范滂:“郭林宗是个什么样的人?”范滂说:“他隐居却不离开父母,坚守操守又不与世俗隔绝,天子不能让他成为臣子,诸侯不能和他结交为友,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郭泰曾经被推举为有道之士,但他没有去应召,同郡的宋冲一直很佩服他的品德,认为从汉初以来,没有能和他相比的人,还曾经劝他出来做官。郭泰说:“我夜里观察天象,白天考察人事,上天要废弃的,人力无法支撑,我还是悠闲地度过一生算了。”然而他依旧在京城周旋,不停地教诲引导别人。徐稚写信告诫他说:“大树将要倒下,不是一根绳子能拉住的,你为什么忙忙碌碌,不得安宁呢!”郭泰有所感悟,说:“我恭敬地接受这番话,把它当作准则。”济阴的黄允,凭借出众的才华而出名,郭泰见到他后说:“你才华超群,足以成为大器,年过四十,名声就会远扬。但到那时,你要好好约束自己,不然就会失去机遇。”后来司徒袁隗想为侄女找夫婿,见到黄允后,赞叹说:“能有这样的女婿,就满足了。”黄允听说后,就休了自己的妻子。他妻子请求召集宗亲大会来告别,于是在众人面前捋起袖子,列举了黄允十五件隐秘的坏事,然后离去,黄允因此在当时身败名裂。

评论

这段《资治通鉴》中的记载,生动展现了东汉末年士人群体的精神风貌,其中蕴含的处世智慧与人性洞察,即便放在今天仍具启示意义。

隐士的清醒:徐稚的“愚不可及”

徐稚对黄琼“生不交往、死必吊唁”的态度,早已超越普通的人际交往逻辑。他拒绝在黄琼显贵时攀附,却在其离世后以素衣哀哭表达敬意,这种“拒显亲丧”的行为,本质是对世俗功利的反叛——在他眼中,真正的道义不应与权势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