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邵陵厉公中(第2页)
以前,清河和平原为了边界的事儿,争了八年都没结果。冀州刺史孙礼就请求用天府收藏的烈祖封平原王时的地图来解决。曹爽听了清河那边的说法,说地图不能用。孙礼就上奏章给自己辩解,言辞还挺强硬。曹爽气坏了,就弹劾孙礼,说他心怀不满,判了他五年刑。过了好久,孙礼又当上并州刺史,去见太傅司马懿,一脸气呼呼的,也不说话。司马懿就问:“你是觉得并州地盘小,还是因为边界划分的事儿不高兴啊?”孙礼说:“您这说的啥话呀!我虽然没啥大德行,但还不至于为了官位和以前的事儿生气。我本来觉得您能跟伊尹、吕尚一样厉害,辅佐魏国,报答明帝的托付,建立万世功勋。现在国家都快危险了,天下乱糟糟的,这才是我不高兴的原因!”说着说着就哭得稀里哗啦。司马懿说:“先别说了,有些事儿忍不住也得忍!”
冬天,河南尹李胜要去当荆州刺史,去跟太傅司马懿告别。司马懿让两个婢女伺候着,拿衣服的时候,衣服都掉地上了;指着嘴说口渴,婢女端来粥,司马懿也不拿杯子,直接喝,粥都流到胸口上了。李胜说:“大家都以为您是旧病复发,没想到您身体这么差了!”司马懿有气无力地说:“我老了,又生病,估计活不了多久了。你要去并州,并州靠近胡人,得小心防备啊!恐怕咱俩以后见不着了,我把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托付给你。”李胜说:“我是回荆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就假装听错了,说:“你刚到并州啊?”李胜又说:“我是要去荆州。”司马懿说:“我老糊涂了,听不懂你说啥。你现在回荆州,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好好建立功勋啊!”李胜回去后,就告诉曹爽说:“司马公就剩一口气了,感觉魂儿都快没了,不用担心他了。”过了几天,又对着曹爽他们哭着说:“太傅这病好不了了,太让人伤心了!”所以曹爽他们就不再防备司马懿了。
何晏听说平原的管辂精通算卦这些术数,就请他来见面。十二月丙戌日,管辂去见何晏,何晏就跟他讨论《易经》。当时邓飏也在,就问管辂:“你自己说精通《易经》,但你说话咋都不涉及《易经》里的辞义呢?”管辂说:“真正精通《易经》的人,是不会老把《易经》挂在嘴边的。”何晏笑着称赞说:“这话说得真是简洁明了!”然后又对管辂说:“你给我算一卦,看看我能不能当到三公?”又问:“我老梦见几十只青蝇飞到我鼻子上,赶都赶不走,这是咋回事?”管辂说:“以前元、凯辅佐舜,周公辅佐周,都是靠和气、仁爱、谦虚、恭敬,才享受很多福气,这可不是算卦能算出来的。现在您地位高、权势重,但感激您德行的人少,怕您威风的人多,这可不是小心求福的办法啊。而且,鼻子就像天中的山,‘高而不危险,才能长守富贵’。现在青蝇又臭又恶心,却飞到你鼻子上,地位高的人容易摔跟头,轻狂傲慢的人容易灭亡,您可得好好想想啊!希望您能多做好事,少做坏事,不合礼的事儿别干,这样就能当三公,青蝇也能赶走了。”邓飏说:“你这就是老生常谈。”管辂说:“老生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常谈能谈到别人谈不到的。”管辂回到家,就把这些事儿都告诉了他舅舅。舅舅怪他说话太直接,管辂说:“跟快死的人说话,有啥可怕的!”舅舅气坏了,觉得管辂疯了。
吴国交趾、九真的少数民族造反,把城邑都占了,交州这边乱成一团。吴王让衡阳督军都尉陆胤当交州刺史、安南校尉。陆胤到了交州,用恩情和信用感化他们,投降的有五万多家,交州又恢复太平了。
太傅司马懿暗地里和他儿子中护军师、散骑常侍司马昭商量着要收拾曹爽。
评论
正始八年至九年(公元247至公元248年)是三国中后期的关键转折期。这一阶段,曹魏内部权力斗争白热化,蜀汉与东吴各自面临战略调整,看似平静的政局下暗藏着决定三国走向的深层变革。透过史册记载的点滴事件,可窥见三国格局演变的历史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