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邵陵厉公中(第2页)
曹爽就把司马懿的举报信给皇帝看了,还让皇帝下诏书免了自己的官,然后带着皇帝回宫。曹爽兄弟回家后,司马懿派洛阳的士兵把他们家围起来,在四个角上盖了高楼,让人在楼上盯着曹爽兄弟的一举一动。曹爽拿着弹弓到后花园,楼上的人就喊:“ 前大将军往东南方向走啦!”曹爽又愁又闷,不知道该咋办。
戊戌日,有关部门上奏说:“黄门张当私自把选好的才人送给曹爽,怀疑他们有奸情。”就把张当抓起来交给廷尉审问,张当交代说:“曹爽和尚书何晏、邓飏、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人密谋造反,打算三月份动手。”于是就把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还有桓范都抓进监狱,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弹劾他们,和张当一起被灭了三族。
当初,曹爽出去的时候,司马鲁芝留在府里,听说出事儿了,就带着军营的骑兵砍开津门,出去找曹爽。等曹爽要交出印绶,准备出去的时候,主簿杨综拦住他说:“您挟持着天子,手握大权,就这么出去,等着被砍头吗?”有关部门上奏要抓鲁芝和杨综治罪,太傅司马懿说:“他们也是各为其主。放了他们吧。”没过多久,让鲁芝当了御史中丞,杨综当了尚书郎。
鲁芝要出去的时候,叫参军辛敞一起走。辛敞是辛毗的儿子,他姐姐宪英是太常羊耽的老婆。辛敞就和姐姐商量说:“天子在外面,太傅把城门关了,有人说这对国家不利,这事儿能是真的吗?”宪英说:“依我看,太傅这么做,就是为了除掉曹爽。”辛敞说:“那这事儿能成吗?”宪英说:“差不多能成!曹爽的本事可比不上太傅。”辛敞说:“那我可以不出去吗?”宪英说:“哪能不出去呢!尽自己的职责,这是做人的大义。一般人遇到困难,别人都会帮忙;给人做事却在关键时刻甩手不干,没有比这更不吉利的了。而且既然受了人家的任命,就得为人家效命,这是亲密关系里该做的,你就跟着大家一起吧。”辛敞就出去了。事情结束后,辛敞感叹说:“我要是没跟姐姐商量,差点就做了不义的事儿。”
之前,曹爽征召王沈和太山的羊祜,王沈劝羊祜接受任命。羊祜说:“把自己托付给别人做事,哪有那么容易!”王沈就去了。等曹爽失败后,王沈因为是曹爽的旧部被免官,他就对羊祜说:“我没忘你之前说的话。”羊祜说:“这也不是我一开始能想到的呀!”
曹爽堂弟文叔的老婆夏侯令女,早早守寡还没孩子,她父亲文宁想让她改嫁;夏侯令女就拿刀割掉自己两只耳朵发誓不嫁,平时都依靠曹爽。曹爽被杀后,她娘家上书断绝婚约,强行把她接回去,又想让她改嫁;夏侯令女偷偷跑到寝室,拿刀割掉自己的鼻子,她家人又惊又惋惜,对她说:“人活在世上,就像轻轻的灰尘落在柔弱的草上,何必这么折磨自己呢!而且夫家都已经被灭族了,你还守着干嘛呢!”夏侯令女说:“我听说,讲仁义的人不会因为家族兴衰就改变气节,重情义的人不会因为生死存亡就变心。曹家以前兴盛的时候,我都想一直守着,何况现在衰败了,怎么能忍心抛弃呢!这连禽兽都不会做,我怎么能做呢!”司马懿听说后,觉得她很贤德,就允许她领养个儿子,当曹家的后代。
何晏这帮人当时正掌权,觉得自己是天下少有的人才,没人能比得上。何晏曾经给名士们点评说:“因为有深刻的思想,所以能通晓天下人的志向,夏侯泰初就是这样。因为能洞察细微,所以能成就天下的大事,司马子元就是这样。至于那种像神一样,不用着急就能很快达成目标,不用行动就能到达的境界,我只听过这样的说法,还没见过这样的人。”他这是想把自己比作神呢。
评论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更迭的关键节点。这场由司马懿策划、以“清君侧”为名的军事政变,不仅终结了曹爽集团的专权时代,更开启了司马氏篡魏建晋的历史进程。透过这段史料,我们能清晰看到权力斗争中的谋略、人性的弱点与历史的偶然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