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327章 汉纪五十 孝灵皇帝中(第2页)

夏天,四月庚戌日,下了一场大冰雹。

五月,太尉邓盛被免职,任命太仆河南人张延为太尉。

六月,因为讨伐张角有功,封中常侍张让等十二人为列侯。

秋天,七月,三辅地区发生螟虫灾害。

皇甫嵩去讨伐张角的时候,路过邺城,看到中常侍赵忠的住宅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就上奏请求没收。还有,中常侍张让私下向皇甫嵩索要五千万钱,皇甫嵩没给。于是这两个人就上奏说皇甫嵩连续作战没有功劳,耗费的钱粮却很多。皇帝把皇甫嵩召回,收回了他左车骑将军的印绶,削减了他六千户的食邑。八月,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手,去讨伐北宫伯玉。任命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一起归张温统领。

九月,任命特进杨赐为司空。冬天,十月庚寅日,临晋文烈侯杨赐去世。任命光禄大夫许相为司空。许相是许训的儿子。

谏议大夫刘陶上书说:“天下之前遭遇张角之乱,后来又受到边章的侵扰,如今西羌叛逆之徒已经攻打河东,恐怕势力会越来越大,像野猪一样横冲直撞杀到京城。百姓现在都一心想着逃跑后退求死,却没有一点向前战斗求生的打算。西边的贼寇逐渐逼近,车骑将军的处境孤立危险,如果一旦失利,那失败的局面将无法挽救。我知道自己多次进言已经让人厌烦,但还是忍不住要说,是因为我觉得国家安定我就能享受福庆,国家危急我也会先灭亡。我再次恭敬地陈述当下最为紧急的八件事。”大致意思是说天下大乱都是因为宦官。宦官们一起诋毁刘陶说:“之前张角的事情发生后,诏书已经恩威并施,从那以后,大家都已经改过自新了。现在四方安宁,刘陶却诋毁圣明的朝政,专门说一些妖言惑众的话。州郡都没上报,刘陶怎么会知道?怀疑刘陶和贼寇勾结。”于是把刘陶抓起来,关进黄门北寺狱,每天加紧拷打审问。刘陶对使者说:“我遗憾自己不能和伊尹、吕尚同列,只能与微子、箕子、比干这些人为伍。如今上面杀害忠诚正直的大臣,下面有憔悴困苦的百姓,国家灭亡也不远了,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说完就气绝身亡。前任司徒陈耽为人忠诚正直,宦官们怨恨他,也诬陷他,陈耽死在了狱中。

张温率领各郡的步兵、骑兵共十多万人驻扎在美阳,边章、韩遂也进军到美阳,张温和他们交战,总是失利。十一月,董卓和右扶风鲍鸿等人合兵攻打边章、韩遂,把他们打得大败,边章、韩遂逃到榆中。张温派周慎率领三万人追击。参军事孙坚劝周慎说:“贼寇城中没有粮食,肯定要从外面转运粮食。我希望能带领一万人截断他们的运粮通道,将军您率领大军跟在后面,贼寇肯定会因为困乏而不敢出战,只能逃到羌人聚居的地方,我们再合力讨伐,这样凉州就可以平定了!”周慎没有听从,带兵包围了榆中城,而边章、韩遂分别驻扎在葵园峡,反而截断了周慎的运粮通道。周慎害怕了,丢弃了辎重撤军。张温又派董卓率领三万人讨伐先零羌,羌人和胡人在望垣北包围了董卓,董卓军粮食断绝,于是他在渡河的地方假装修筑堤堰捕鱼,却暗中从堤堰下面让军队通过。等贼寇追来的时候,决开的河水已经很深,无法通过,董卓这才撤军,驻扎在扶风。张温用诏书征召董卓,董卓过了很久才来见张温。张温责备董卓,董卓回应的时候很不恭敬。孙坚上前小声对张温说:“董卓不怕治罪,还嚣张地说大话,应该以召见不及时为由,按照军法把他斩首。”张温说:“董卓在河、陇地区向来威名远扬,今天杀了他,我们西进就没有依靠了。”孙坚说:“您亲自率领朝廷的军队,威震天下,哪里需要依靠董卓!看董卓说的话,根本没把您放在眼里,对上司轻视无礼,这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嚣张跋扈多年,本应及时进兵讨伐,董卓却称不可,这种行为阻碍军心、迷惑众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任命却没有功劳,接到征召又拖延不来,还趾高气昂,这是第三条罪状。古代的名将手持符节,统帅众人,没有不果断斩杀违法之人而成功的。现在您对董卓留情,不马上诛杀他,威严和刑罚就会受损。”张温不忍心下手,就说:“你先回去吧,不然董卓会起疑心。”孙坚这才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