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373章 孝献皇帝庚(第2页)

南阳人韩暨为了躲避袁术的任命,搬到山都山居住。刘表又征召他,他就跑到孱陵隐居。刘表特别恨他,韩暨害怕,只好接受任命,做了宜城的县长。河东人裴潜也受到刘表的礼遇和重用,裴潜私下对王畅的儿子王粲和河内人司马芝说:“刘牧(指刘表)没有称霸称王的才能,却想以周文王自居,他很快就要失败了!”于是往南到了长沙。

后来曹操任命韩暨为丞相士曹属,裴潜参与丞相军事, 和刘廙、王粲都做了属官,司马芝做了菅县县令,这都是顺应了众人的期望。

冬天,十月,癸未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就对孙权说:“荆州和咱们东吴挨着,江山险要坚固,土地肥沃,纵横万里,百姓富足。要是能占了荆州,那可是成就帝王大业的资本。现在刘表刚死,他两个儿子又不和睦,军队里的将领也分成两派。刘备是天下出了名的厉害人物,和曹操有仇,暂时在刘表这儿落脚,刘表又嫉妒他的才能,没重用他。要是刘备和荆州那些人齐心,上下团结,那咱们就安抚他们,和他们结盟;要是他们内部有矛盾,咱们就另想办法,好成就大事。我请求您让我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顺便慰劳他们军队里管事的人,再劝刘备去安抚刘表的旧部,大家齐心协力对抗曹操,刘备肯定乐意听从。要是这事能成,天下就有平定的希望了。现在不赶紧去,恐怕就被曹操抢先了。”孙权马上派鲁肃出发。

鲁肃到了夏口,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就日夜赶路。等他到了南郡,刘琮已经投降,刘备往南逃跑。鲁肃就直接去迎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和刘备碰上了。鲁肃传达了孙权的意思,分析了天下形势,表达了孙权的关切,还问刘备:“豫州(指刘备,刘备曾任豫州牧)您现在打算去哪儿?”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点交情,想去投奔他。”鲁肃说:“孙讨虏(指孙权,孙权曾被封为讨虏将军)聪明仁厚,敬重贤才,礼待士人,江东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他已经占据了六个郡,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完全有能力成就一番事业。现在我给您出个主意,您不如派个贴心的人去和东吴结交,一起成就大业。您要是想去投奔吴巨,吴巨就是个普通人,又在偏远的地方,很快就会被别人吞并,哪能靠得住呢!”刘备听了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于是和诸葛亮交了朋友。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为了躲避战乱到了江东,在孙权手下做长史。刘备听从了鲁肃的计策,进驻鄂县的樊口。

评论

这段史料生动还原了东汉末年荆州易主、赤壁之战前夕的关键历史片段,其中人物的抉择与命运浮沉,不仅勾勒出乱世争霸的残酷逻辑,更折射出人性在权力漩涡中的复杂面相。

在荆州降曹的变局中,各方势力的战略短视与清醒形成鲜明对比。刘琮面对王威“设伏擒操”的奇策时,选择了沉默拒绝。这一决策背后,是投降者对自身处境的恐惧,更是对曹操军事威慑的过度放大。他或许忘了,乱世之中,“保守今日”的幻想往往是最脆弱的泡沫。而曹操则展现出顶级军事家的敏锐——当得知刘备可能占据江陵时,他果断“释辎重,轻军疾追”,以五千精骑创造“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的速度奇迹,最终在长坂坡大破刘备,尽显其“兵贵神速”的用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