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379章 孝献皇帝辛(第2页)

刘璋下令各地好好招待刘备,刘备进入益州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刘璋前后送给他的财物不计其数。刘备到了巴郡,巴郡太守严颜捶胸叹息道:“这就是人们说的‘独自坐在穷山上,却放只老虎来保护自己’啊。”刘备从江州向北,顺着垫江水来到涪县。刘璋率领三万多步兵和骑兵,车马、帐篷、帷幕光彩照人,浩浩荡荡地去和刘备会面。张松让法正告诉刘备,可以在会面的时候袭击刘璋。刘备说:“这事不能这么仓促!”庞统说:“现在借着会面的机会抓住刘璋,您就不用大动干戈,轻松就能平定益州。”刘备说:“刚进入别人的地盘,恩德和信誉还没树立起来,这样做不行。”刘璋推举刘备代理大司马,兼任司隶校尉;刘备也推举刘璋代理镇西大将军,兼任益州牧。双方带来的将士互相往来,在一起欢快地吃喝了一百多天。刘璋给刘备增派兵力,还给他大量物资,让他去攻打张鲁,又让他统领白水关的军队。刘备的军队扩充到三万多人,战车、铠甲、武器、物资都很充足。刘璋回到成都,刘备向北到了葭萌关,却没有马上攻打张鲁,而是广施恩德,收买人心。

评论

汉末风云:权谋博弈与时代抉择的历史切片

这段史料如同打开了汉末乱世的一幅立体画卷,其中既有军事征伐的铁血交锋,也有权臣谋士的暗流涌动,更暗藏着王朝更替的历史密码。透过字里行间的权力博弈,我们能清晰看到各方势力在乱世中的生存智慧与战略抉择。

曹操在平定关中后的治理举措,展现了其作为政治家的成熟手腕。他对投降的杨秋 “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这种怀柔政策远比单纯的军事镇压更能稳固新征服地区。而对京兆尹张既 “招怀流民,兴复县邑” 的肯定,以及为河东太守杜畿增秩的奖励,凸显了曹操集团 “重实效、轻虚名” 的治理理念。在战乱频仍的年代,粮食储备成为决胜关键,河东郡在战争中贡献的二十余万斛余粮,不仅支撑了前线战局,更印证了曹操 “以农养战” 策略的成功,这种重视后勤、奖赏能吏的制度设计,为曹魏政权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益州的暗流涌动则演绎着另一种乱世逻辑。法正与张松的失意与密谋,本质上是人才与庸主之间的尖锐矛盾。刘璋作为益州之主,既不能识别人才(“璋不能用法正”),又缺乏战略远见,其统治早已失去精英阶层的支持。张松劝降的言辞堪称汉末版的 “swot 分析”,他精准点出刘璋面临的外部威胁(曹操南征)与内部危机(诸将骄豪),将刘备包装成 “宗室救星”,最终促成刘璋引狼入室。而黄权 “一国不容二君” 的警告与王累 “自倒县于州门” 的死谏,更反衬出刘璋的刚愎自用与益州统治阶层的深刻分裂,为后来刘备取蜀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