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孝怀皇帝中(第2页)
司徒傅祗在河阴设立行台,司空荀籓在阳城,河南尹华荟在成皋,汝阴太守、平阳人李矩给他们盖房子,送粮食。华荟是华歆的曾孙。
荀籓和他弟弟荀组、同族侄子中护军荀崧,华荟和他弟弟中领军华恒,在密县设立行台,向各地发布檄文,推举琅邪王司马睿为盟主。荀籓秉承皇帝旨意任命荀崧为襄城太守,李矩为荥阳太守,前冠军将军、河南人褚翜为梁国内史。扬威将军魏浚驻扎在洛北的石梁坞,刘琨秉承皇帝旨意任命魏浚为河南尹,魏浚去荀籓那里商量军事。荀籓邀请李矩一起会面,李矩夜里就去了。李矩的下属都说:“魏浚这人不可信,不该夜里去。”李矩说:“忠臣都是一条心,有什么可怀疑的!”于是就去了,两人欢欢喜喜地结交后离开。魏浚同族侄子魏该,聚集人马占据一泉坞,荀籓任命他为武威将军。
豫章王司马端,是太子司马诠的弟弟,往东逃到仓垣,苟曦带着一群官员尊奉他为皇太子,设立行台。司马端秉承皇帝旨意任命苟曦兼任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从仓垣转移到蒙城驻扎。
抚军将军秦王司马业,是吴孝王的儿子,荀籓的外甥,十二岁,往南逃到密县,荀籓等人尊奉他,往南前往许昌。前豫州刺史、天水人阎鼎,在密县聚集了几千西州流民,想回故乡。荀籓觉得阎鼎有才能又有部众,就任命他为豫州刺史,让中书令李絙、司徒左长史、彭城人刘畴、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等人当他的僚属。周顗是周浚的儿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时天下大乱,只有江东稍微安定些,中原的士人百姓为躲避战乱大多往南渡过长江。镇东司马王导劝琅邪王司马睿招揽那些贤能杰出的人才,一起干大事。司马睿听从了,征召了一百多个属官,当时的人叫他们“百六掾”。任命前颍川太守、勃海人刁协为军咨祭酒,前东海太守王承、广陵相卞壶为从事中郎,江宁令诸葛恢、历阳参军、陈国人陈頵为行参军,前太傅掾庾亮为西曹掾。王承是王浑弟弟的儿子;诸葛恢是诸葛靓的儿子;庾亮是庾兖弟弟的儿子。 【内核解读】
这段史料记录了西晋都城洛阳陷落(“永嘉之乱”核心事件)的全过程,展现了王朝终结时的惨烈与混乱,更揭示了乱世中各方势力的选择与历史走向的转折:
洛阳陷落:西晋的最终崩塌
末日景象的写实:洛阳陷落前,晋怀帝想迁都仓垣却因“左右恋资财”受阻,出西掖门时竟被盗贼劫掠,堂堂皇帝连逃亡都“无车舆”可用,堪称皇权的终极羞辱。城中“人相食”“百官流亡什八九”,度支校尉魏浚靠劫掠谷麦献给皇帝,折射出朝廷已沦为生存线上的挣扎者。
汉赵军队的毁灭性打击:呼延晏、刘曜、王弥、石勒联军攻破洛阳,不仅俘晋怀帝、杀太子及宗室,更“士民死者三万余人”“发掘诸陵,焚宫庙官府皆尽”。这场屠杀与破坏,既是对西晋统治的物理摧毁,更是对中原文明的一次重创。刘曜纳惠帝羊皇后、迁帝至平阳,标志着西晋作为统一政权的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