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孝愍皇帝上(第2页)
王浚因为段疾陆眷刚背叛他,很多官员和百姓也都离他而去,现在听说石勒想归附自己,特别高兴,就问王子春:“石公那可是当世的英雄豪杰,占据着赵、魏之地,却愿意向我称臣,这能信吗?”王子春说:“石将军确实才能卓越,实力强大,就像您说的那样。但您在中原地区出身尊贵,威望传遍了华夏和蛮夷之地。自古以来,胡人当中有当辅佐大臣的,但还没有当皇帝的呢。石将军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觉得这当皇帝是有天命的,光靠武力是得不到的,就算强行夺取,也不会被上天和百姓认可。就像项羽虽然强大,最后还是被汉朝取代了。石将军和您比起来,就好比月亮和太阳,所以他有自知之明,看到了历史的教训,才来归附您,这正是石将军比别人聪明的地方啊,您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王浚听了特别开心,封王子春、董肇为列侯,还派使者回访石勒,送了很多贵重的礼物。游纶的哥哥游统,是王浚的司马,镇守范阳,他私下派使者去归附石勒,石勒把使者杀了,把人头送给王浚。王浚虽然没有怪罪游统,但更加相信石勒的忠诚,再也不怀疑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年,左丞相司马睿派世子司马绍镇守广陵,任命丞相掾蔡谟为参军。蔡谟是蔡克的儿子。 汉中山王刘曜在石梁包围了河南尹魏浚,兖州刺史刘演、河内太守郭默派兵去救援。刘曜分兵在黄河以北迎战,把援军打败了。魏浚趁夜逃跑,结果被抓住杀了。
代公猗卢把盛乐城建成北都,把原来的平城作为南都来治理。又在灅水的北岸修建了新平城,让右贤王六修去镇守,统领南部地区。
【内核解读】
这段史书记载的是西晋末年各方势力混战、政权动荡的片段,从中能清晰看到乱世中权力博弈的残酷逻辑与人性弱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解读:
权力场中的信任崩塌与连锁内耗
王贡矫诏事件堪称缩影:为一时便利假传命令,却因无法收拾残局转而与对手联手反戈,直接导致陶侃大败。这背后是乱世中“权宜之计”压倒规则的常态——上下级缺乏基本信任,将领随时可能因自保而背叛,连陶侃这样的名将也需靠“白衣领职”的屈辱方式暂存实力。这种内耗不仅削弱了东晋在南方的控制力,更暴露了门阀割据时代“各保其势”的本质:王敦对陶侃的任免操控,本质是借战事收编权力,而非为全局胜负。
军事博弈中的“胜负转瞬”与战略短视
汉赵与西晋的攻防战反复印证了“骄兵必败”的铁律:赵染袭长安得手后焚掠退走,看似胜势却未直捣核心;中山王曜凭胜轻敌,被麹允突袭大败,冠军将军乔智明战死,刚到手的优势瞬间瓦解。这种“打了就跑”“胜则骄纵”的战术,暴露了十六国初期政权的游牧军事基因——缺乏对城防、后勤的长期规划,更像以劫掠为目的的流动性冲击。反观西晋方面,麹允虽能偶施奇袭,却始终无力扭转长安空虚、兵力分散的颓势,双方陷入“谁都赢不了,谁都输不起”的消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