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孝愍皇帝下(第2页)
杜苾的手下王真在休障偷袭陶侃,陶侃赶紧逃到滠中。周访赶来救陶侃,把杜苾的兵打得落花流水。
夏天五月,西平武穆公张轨病重,留下遗言:“文臣武将们,一定要让百姓安稳,对上想着报效国家,对下能让家人安宁。”己丑日,张轨去世,长史张玺等人上表,让张轨的世子张寔代理他爹的职位。
汉国的中山王刘曜、赵染进攻长安。六月,刘曜驻扎在渭汭,赵染驻扎在新丰,索綝带兵出城抵抗。赵染压根没把索綝放眼里,长史鲁徽劝他:“晋朝君臣知道自己打不过咱,肯定跟咱拼命,可别小瞧他们。”赵染不屑地说:“就司马模那么厉害,我收拾他跟捏死只蚂蚁似的,索綝这小毛孩,还能弄脏我的马蹄和刀刃?”第二天一早,赵染就带着几百轻骑兵去迎敌,还放话:“抓住索綝再吃饭。”结果在城西跟索綝一交战,赵染大败而归,后悔得不行:“早听鲁徽的话就不至于这样,还有啥脸见他!”一生气,先把鲁徽给杀了。鲁徽临死前骂道:“你这蠢货刚愎自用才吃败仗,还忌恨比你强的,杀忠良来撒气,天地可都看着呢,你以为你能好死在床上?”朝廷下诏,任命索綝为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录尚书,可秉承皇帝旨意行事。
刘曜、赵染又和将军殷凯带着好几万人进攻长安,麹允在冯翊迎战,结果战败,赶紧收兵。晚上,麹允偷袭殷凯军营,殷凯战败身亡。刘曜转头去怀县攻打河内太守郭默,布置了三个营寨把郭默围住。郭默粮食吃完了,没办法,把老婆孩子送去当人质,向刘曜买粮食。买完粮食,又继续据城坚守。刘曜气得不行,把郭默的老婆孩子扔河里,继续攻城。郭默想跑去新郑投靠李矩,李矩派外甥郭诵去接应。但郭诵兵太少,不敢前进。正好刘琨派参军张肇带着五百多鲜卑骑兵去长安,因为道路不通,往回走时路过李矩军营。李矩说服张肇,让他攻打汉兵。汉兵一看鲜卑骑兵来了,吓得扭头就跑,郭默这才带着人归附李矩。汉主刘聪召回刘曜,让他驻扎在蒲坂。
秋天,赵染攻打北地,麹允抵抗,赵染中了弩箭,挂了。
石勒开始让各州郡清查户口,每户要交两匹帛、两斛谷。
冬天十月,朝廷任命张寔为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西平公。
十一月,汉主刘聪任命晋王刘粲为相国、大单于,总揽朝政。刘粲年轻有才,可自从当了宰相,变得骄奢放纵,远离贤能,亲近小人,又严厉又固执,听不进劝,国内百姓开始厌恶他。
周勰因为父亲的遗言,又借着吴地人的怨气,打算造反。他让吴兴功曹徐馥假称是叔父、丞相从事中郎周札的命令,召集人马,要讨伐王导、刁协。当地豪杰纷纷响应,孙皓的族人孙弼也在广德起兵呼应。 【内核解读】
从石勒崛起看西晋末年的乱世逻辑与人性抉择
这段史料如同一幅浓缩的乱世画卷,生动勾勒出西晋末年政权更迭、群雄逐鹿的复杂图景,其中人物的抉择与命运折射出深刻的时代逻辑与人性光辉。
石勒:从枭雄到权谋家的蜕变
石勒在消灭王浚后的一系列操作,尽显其政治手腕的成熟。他斩杀纳贿乱政的朱硕、枣嵩等人,既是对腐败势力的清算,也是树立自身权威的手段;而对裴宪、荀绰的态度转变更具深意——从威胁诛杀到“待以客礼”,最终感叹“吾不喜得幽州,喜得二子”,既彰显了对忠贞气节的敬畏,更暗含着收拢人心的政治算计。这种“威刑”与“德义”并用的策略,让他在乱世中区别于单纯的暴力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