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547章 中宗元皇帝下(第2页)

皇帝让公卿百官到石头城去见王敦,王敦问戴渊:“前几天打仗,你还有余力吗?”戴渊说:“哪敢有余力,是实在力量不够啊!”王敦又问:“我这次的举动,天下人怎么看?”戴渊说:“只看表面的人会说这是叛逆,能体会您真心的人会觉得这是忠诚。”王敦笑着说:“你还真会说话。”又对周顗说:“伯仁,你对不起我!”周顗说:“您兴兵犯上,下官我亲自率领六军抵抗,却没能成功,让朝廷的军队战败,就因为这事儿,我对不起您。”

辛未日,朝廷大赦天下。任命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王敦一概推辞不接受。

当初,西晋都城沦陷后,各地都劝皇帝登基。王敦想独揽朝政,担心皇帝年纪大了不好控制,就想另外商议立谁为帝,王导没同意。等王敦攻克建康后,对王导说:“当初不听我的话,差点让家族覆灭。”

王敦觉得太子有勇有谋,在朝野上下威望很高,就想诬陷他不孝,把他废掉。于是召集百官,声色俱厉地问温峤:“皇太子凭什么称得上有德行?”温峤说:“太子思虑深远,不是一般人能衡量的。从礼义的角度看,他可以说是很孝顺了。”大家都觉得温峤说得对,王敦的阴谋这才没能得逞。

皇帝在广室召见周顗,对他说:“最近发生这么大的事,皇上和太子都没事,其他人也平安,大将军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和你期望的一样呢?”周顗说:“皇上和太子的情况就像您下诏说的那样,可我们这些臣子的命运还不知道呢。”护军长史郝嘏等人劝周顗躲避王敦,周顗说:“我身为大臣,朝廷都衰败成这样了,难道还要像草野之人一样苟且偷生,逃到胡、越之地去吗!”王敦的参军吕猗,曾经在朝廷做郎官,为人奸邪谄媚,戴渊当尚书的时候就讨厌他。吕猗劝王敦说:“周顗、戴渊都有很高的名声,足以蛊惑众人,最近他们说话,一点惭愧的神色都没有,您要是不除掉他们,恐怕以后还会有麻烦。”王敦向来忌惮两人的才能,觉得吕猗说得有道理,就若无其事地问王导:“周顗、戴渊在南北两地都很有声望,肯定能当上三公吧?”王导没回答。王敦又问:“如果不当三公,起码也得是尚书令或仆射吧?”王导还是没回答。王敦说:“要是都不行,那就只能杀了他们!”王导依旧没回应。丙子日,王敦派部将陈郡人邓岳去抓捕周顗和戴渊。之前,王敦还对谢鲲说:“我打算让周伯仁当尚书令,戴若思(戴渊字)当仆射。”这天,又问谢鲲:“最近人心怎么样?”谢鲲说:“您这次举动,虽然是为了保全国家,但一般人的看法,确实没能理解您的高义。要是真能重用周顗、戴渊,大家就都心服口服了!”王敦生气地说:“你太粗疏了吧!这两人不配,我已经把他们抓起来了!”谢鲲惊讶得不知所措。参军王峤说:“‘人才济济,周文王因此安宁。’怎么能杀这些名士呢!”王敦大怒,要杀王峤,大家都不敢说话。谢鲲说:“您举大事,一个人都没杀过。王峤因为提意见违背了您的心意,就要杀他祭鼓,这不是太过分了吗!”王敦这才放了王峤,把他降为领军长史。王峤是王浑的族孙。

周顗被抓,路过太庙的时候,大声喊道:“贼臣王敦,颠覆国家,冤杀忠臣。神灵要是有灵,赶紧把他杀了!”抓捕他的人用戟刺伤他的嘴,血一直流到脚跟,周顗神色自若,围观的人都忍不住流泪。周顗和戴渊都在石头城南门之外被杀害。

皇帝派侍中王彬去慰问王敦。王彬和周顗向来关系很好,他先去哭祭周顗,然后才去见王敦。王敦看他脸色凄惨,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王彬说:“刚刚去哭伯仁,实在忍不住悲痛。”王敦生气地说:“伯仁是自己找死,遭了刑戮;再说他又不是对你特别好,你干嘛这么伤心哭他?”王彬说:“伯仁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是兄长您的亲友;他在朝廷里虽然没有直言抗争,但也不是结党营私,大赦之后还对他施以极刑,所以让人伤心惋惜。”接着他情绪激动地数落王敦:“兄长您兴兵犯上,杀害忠良,图谋不轨,灾祸恐怕要殃及家族了!”言辞激昂,声泪俱下。王敦大怒,大声呵斥:“你竟然狂妄悖逆到这种地步,以为我不敢杀你吗!”当时王导也在座,替王彬担心,劝他起身谢罪。王彬说:“脚痛,拜不了!而且这有什么可谢的!”王敦说:“脚痛比得上脖子痛吗!”王彬毫无惧色,最终也没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