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600章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第2页)

抚军司马高崧对司马昱说:“殿下您应该写封信,给桓温讲清楚利害关系,他自然会退兵。要是他不听,那就整顿六军出征,谁对谁错,到时候就见分晓了!”于是他当场就替司马昱写了封信,内容是:“外敌入侵的祸乱应该平定,时机也应当抓住。这确实是为国家做长远打算,是重要的战略谋划,能够成就这番事业的,除了您还有谁呢?只是每次兴师动众,都得以物资实力为根本。物资转运的艰难,古人都觉得头疼,一开始不能不慎重考虑。之前之所以对此深感疑虑,原因就在这儿。然而这种不寻常的举动,会让众人惊骇,各种流言蜚语,想来您也多少听到了一些。有些人一心怕失去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或许会有人望风惊慌,一时间人心溃散。要是这样,那声望和实际利益都会丧失,国家大事也就完了。这都是因为我昏庸懦弱,德行和信誉都不显着,不能让百姓安定,不能巩固国家的根基,所以我内心愧疚,对好朋友也感到惭愧。我和您虽然职责有内外之分,但安定国家、保卫家园,目的是一样的。天下的安危,就看您的德行。应当先想着让国家安宁,再图谋对外发展,使国家基业昌盛,大义彰显,这就是我对您的期望。我这一片赤诚之心,怎么能因为顾虑嫌疑而不坦诚相告呢!”桓温看了信,马上上疏惶恐地表示感谢,然后把军队撤回驻地。

朝廷打算举行郊外祭祀。会稽王司马昱问王彪之:“郊祀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大赦天下呢?”王彪之说:“自从东晋中兴以来,郊祀的时候经常大赦天下,我一直觉得这样不合适。那些凶狠愚蠢的人,觉得一郊祀就肯定大赦,就会心存侥幸了!”司马昱听从了他的建议。

燕国的慕容俊前往龙城。

丁零的翟鼠带着他的部下投降燕国,被封为归义王。

【内核解读】

这段史料片段聚焦于东晋永和年间的政治军事动态,涉及前燕扩张、东晋内部权力博弈、周边部族归附等多重历史线索,生动展现了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的生存策略与时代特征。透过这段文字,我们既能看到军事征伐的铁血逻辑,也能窥见政治权谋的复杂博弈,更能感受到乱世中个体与群体的命运浮沉。

前燕的扩张:军事征服与政治整合的双重奏

前燕在慕容俊的领导下,正处于强势扩张期,其军事行动与治理策略的配合展现出成熟的政治智慧。慕容恪攻中山一役,堪称“攻心为上”的经典案例:先通过收服赵郡太守李邽孤立中山守军,再以“厚抚降将、安堵百姓”的政策瓦解抵抗意志,最后迁入豪强、任命能吏(孙兴)实现长效治理。这种“军事打击+政治安抚+制度重建”的组合拳,使前燕在扩张中不仅获得领土,更能快速稳定新征服地区,为其霸业奠定基础。

慕容评斩杀郑生、库傉官伟与翟鼠归附等事件,则反映出前燕在北方的影响力持续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前燕对降将的处置展现出弹性:对妄言欺君的张举坚决诛杀以正纲纪,对有才识的常炜则释放优待以收人心,这种“恩威并施”的统治术,使其能在部族林立的北方不断吸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