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海西公下(第2页)
秋天七月癸酉初一,发生日食。
秦王猛攻打壶关,杨安攻打晋阳。八月,燕主慕容暐命令太傅上庸王慕容评率领全国精锐部队三十万抵抗秦军。慕容暐担心秦兵来犯,召来散骑侍郎李凤、黄门侍郎梁琛、中书侍郎乐嵩问道:“秦兵人多不多?现在大军已经出发,秦兵敢打吗?”李凤说:“秦国又小又弱,不是咱们大军的对手;王猛也就一般水平,又比不上太傅您,没啥好担心的。”梁琛、乐嵩说:“胜败在于谋略,不在于人多人少。秦兵远道而来侵犯,怎么会不打呢!而且咱们应该用谋略取胜,哪能指望他们不打呢!”慕容暐听了不高兴。王猛攻下壶关,活捉上党太守南安王慕容越,所经过的郡县,都望风投降,燕国人特别震惊。
黄门侍郎封孚问司徒长史申胤:“事情会咋样?”申胤叹气说:“邺都肯定要亡了,我们这些人今年就要成秦人的俘虏了。不过以前越国岁星在位而吴国去攻打,最后反遭灾祸。现在福气德行在燕国,秦国虽然得意,但燕国重新建立,不过十二年罢了。”
大司马桓温从广陵率领二万人讨伐袁瑾;任命襄城太守刘波为淮南内史,率领五千人镇守石头。刘波是刘隗的孙子。癸丑,桓温在寿春打败袁瑾,接着包围了寿春。燕左卫将军孟高率领骑兵救援袁瑾,到了淮北,还没渡河,赶上秦讨伐燕,燕国召孟高回去。
广汉妖贼李弘,谎称是汉归义侯李势的儿子,聚集一万多人,自称圣王,年号凤凰。陇西人李高,谎称是成主李雄的儿子,攻破涪城,赶走梁州刺史杨亮。九月,益州刺史周楚派儿子周琼讨伐李高,又派周琼的儿子梓潼太守周飏讨伐李弘,都平定了他们。
“内核解读”
公元370年的这段历史,是十六国时期“秦兴燕亡”的关键转折点——前秦在王猛主导下步步紧逼,前燕在内部腐朽中节节败退,东晋则在桓温的权力算计中维持着脆弱平衡。这段史料里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都折射出乱世中“权力博弈的残酷性”“统治集团的清醒度”“个人命运的无奈性”,放在现代视角下看,既有对“兴亡规律”的印证,也有对“政治智慧”的反思。
政治权谋:王猛的“短视手段”与苻坚的“长线胸襟”
王猛设计陷害慕容令、逼走慕容垂的操作,是这段历史里最具争议的“权谋案例”,司马光批评他“用市井小贩之术,非君子所为”,放在现代政治逻辑里,其实是“‘短期维稳’与‘长期用人’的冲突”。
从王猛的角度看,他的动机不难理解:慕容垂是前燕名将,“能力强、威望高”,即便投奔前秦,也始终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万一燕国反扑,慕容垂很可能成为“内应”。但他选择的手段太“急功近利”:靠收买亲信、伪造书信挑拨父子关系,本质是“用谎言制造信任危机”,不仅彻底断了慕容氏对前秦的归属感,更堵死了“敌国人才投奔的通道”。要知道,十六国时期的“人才流动”本就是常态,前秦能崛起,靠的就是吸纳各国贤才(比如王猛自己也是从东晋投奔而来),王猛这一手,相当于“砸了前秦‘招贤纳士’的招牌”,即便短期排除了慕容垂的威胁,长期来看却破坏了“人才信任生态”。反观苻坚对慕容垂的态度,更像“现代政治中的‘包容性治理’”:慕容垂因儿子“叛变”跑路被抓,苻坚却安慰他“父子罪不牵连”,仍以旧礼相待——这绝非单纯的“仁慈”,而是精准的政治算计:一方面,通过善待慕容垂,向天下传递“前秦容得下敌国贤才”的信号,瓦解其他政权的“人才向心力”;另一方面,慕容垂熟悉前燕的军事部署、内部矛盾,留着他能当“灭燕的活地图”。后来王猛灭燕能“长驱直入”,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慕容垂此前提供的情报。
但苻坚的“宽容”也埋了隐患:他对慕容氏过于信任,甚至让鲜卑贵族保留势力,最终在淝水之战后,慕容垂趁机复国建立后燕,前秦也因此分崩离析。这也印证了现代管理学的道理:“包容不是无底线纵容,信任需要配套的制衡机制”——苻坚只懂“用恩宠拉人心”,却没建立“对潜在威胁的约束体系”,最终让“宽容”变成了“养虎为患”。
军事博弈:前燕的“自我毁灭”与前秦的“精准打击”
前燕的灭亡,从来不是“秦太强”,而是“燕太烂”——这段历史里,前燕统治集团的“昏庸与内耗”,完美诠释了“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
首先是“决策层的盲目乐观”:燕主慕容暐问大臣“秦兵敢打吗?”,李凤直接拍胸脯“秦国又小又弱,王猛不如太傅”,而清醒的梁琛、乐嵩提醒“胜败在谋略,不在人多”,却被慕容暐“不高兴”驳回。这种“拒绝正视差距”的态度,放在现代战争里,就是“情报误判、战略轻敌”——前燕有三十万精锐,却连“秦兵远道而来必求战”的基本逻辑都不懂,反而寄希望于“敌人不敢打”,本质是统治集团长期沉溺于“昔日强盛”,失去了对现实的判断力。
其次是“军事部署的低效”:慕容评作为统帅,坐拥三十万大军,却在王猛攻壶关、晋阳时毫无作为——王猛先取洛阳断燕的西大门,再攻壶关控燕的南咽喉,每一步都精准打在燕国的“战略要害”上,而慕容评的应对只有“筑城防守”,既不主动支援,也不截断秦军粮道,活活把“兵力优势”拖成了“被动挨打的劣势”。反观前秦,王猛与杨安“分工明确”(一人攻壶关、一人攻晋阳),苻坚则承诺“亲自督运粮草,水陆并进”,从“战略规划”到“后勤保障”全链条高效,这对比不是“军事能力”的差距,而是“统治效率”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