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太宗简文皇帝
秋天七月,秦王苻坚去洛阳溜达了一圈。
代国的世子拓跋寔娶了东部大人贺野干的女儿,后来拓跋寔去世,他老婆怀着遗腹子,甲戌这天生了个大胖小子。代王什翼犍高兴坏了,直接在国内放了一波大赦,给孩子取名涉圭(也就是后来的拓跋珪)。
大司马桓温觉得梁、益两地乱贼太多,而周氏家族在当地一直很有威望,于是在八月任命宁州刺史周仲孙监管益、梁二州的军事,还兼任益州刺史。这周仲孙是周光的儿子,也算将门之后了。
前秦这边,任命光禄勋李俨为河州刺史,让他镇守武始。
王猛因为潞川之战立了大功,就向苻坚推荐邓羌当司隶校尉。结果苻坚下诏书说:“司隶校尉这官管着京城一带,责任太重,可不是用来优待名将的。当年光武帝不给功臣安排具体政务,那才是真把他们当回事儿。邓羌有廉颇、李牧那样的本事,我还打算让他去搞征伐呢,北边打匈奴,南边扫扬、越,这才是他的活儿,司隶校尉那职位哪配得上他!给他升个镇军将军,地位特进。”
九月,秦王苻坚回了长安。归安元侯李俨在上邽去世,苻坚又让李俨的儿子李辩当了河州刺史。
冬天十月,秦王苻坚去了邺城,在西山打猎,嗨了十多天都不想回去。有个艺人叫王洛,直接拉住马缰绳劝他:“陛下您可是万民的靠山,现在天天打猎不回家,万一出点意外,太后和天下人咋办啊!”苻坚一听,立马停猎回宫。王猛趁机说:“打猎确实不是啥要紧事,王洛这话可得记牢了。”苻坚赏赐王洛一百匹帛,让他当“官箴左右”(相当于贴身劝谏官),从这以后再也不打猎了。
另一边,大司马桓温仗着自己有本事、地位高,心里早就憋着当皇帝的念头,曾摸着枕头叹气:“男人要是不能流芳百世,那也得遗臭万年啊!”有个会看相的术士叫杜炅,桓温就问他自己能混到啥位置,杜炅说:“明公您功劳大到盖过宇宙,地位已经是臣子的顶流了。”桓温听了老大不开心。他本来想先在河朔立点功,攒攒人气,回头好接受九锡(大臣能拿到的最高礼遇,一般都是篡位前奏)。结果枋头之战输得惨,威望直接跌谷底。后来打下寿春,他问参军郗超:“这下能洗刷枋头的耻辱了吧?”郗超说:“还差得远呢。”过了阵子,郗超在桓温那儿留宿,半夜对他说:“明公就没点别的想法吗?”桓温说:“你有话就直说呗?”郗超道:“您担着天下重任,现在都六十岁了,上次大动作还搞砸了,不整个前无古人的大功劳,根本镇不住人心啊!”桓温问:“那咋整?”郗超说:“您要是不搞伊尹、霍光那套(废立皇帝),就没法建立绝对权威,镇住全国。”桓温本来就有这心思,一听这话简直说到心坎里,立马和郗超定了计划。因为当时的皇帝平时挺老实,没犯啥错,不好直接下手,他们就从私生活上找突破口,造谣说“皇帝早就有阳痿,他的男宠相龙、计好、朱炅宝这些人,天天在宫里陪着,结果两个美人田氏、孟氏生了三个儿子,这是想立自己的娃当太子,要变天呐!”还偷偷把这话在民间传开,当时的人也分不清真假。
十一月癸卯这天,桓温从广陵回姑孰,中途在白石屯兵。丁未那天,他去了建康,找褚太后打暗号,想废了皇帝,立丞相会稽王昱,还把拟好的诏令草稿给太后看。当时太后正在佛堂烧香,内侍报告说:“外面有急奏。”太后出来,靠着门框看了几行,就说:“我早就怀疑这事儿了!”看到一半停住,拿笔加了句:“我这未亡人真是倒霉,碰上这么多糟心事,想起活着的和死去的,心里跟割肉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