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第2页)
后来慕容农又派人去上党招库傉官伟,去东阿拉乞特归,去燕国找光烈将军平睿和平睿的哥哥汝阳太守平幼,这些人都表示:"收到,这就来!"又派兰汗等人攻下顿丘。慕容农带兵有规矩,不准手下抢老百姓东西,当地男女老少都夸他:"这队伍靠谱!"
长乐公苻丕听说这事儿,派石越带一万多步兵骑兵去平叛。慕容农得知后分析:"石越这人号称有勇有谋,现在不南下抗敌,反倒来打我,明显是欺负我年轻!他肯定没防备,咱可以玩阴的。"手下人建议赶紧加固列人县城墙,慕容农笑了:"会打仗的靠人心,不是靠城墙。咱现在是起义军,就是要找敌人干架,有山河当屏障够了,修城墙干啥?"初七那天石越到了列人县西边,慕容农派赵秋和参军綦毋滕去打先锋,先赢了一阵。参军赵谦说:"石越装备是好,但他手下人心里慌得一批,赶紧揍他准能赢!"慕容农却说:"他们靠装备,咱靠士气。白天打仗,咱的人看见他们装备好容易怂,不如等天黑了再打,保证能赢。"让士兵们做好准备,不许乱动。
石越到了之后,居然先扎营立栅栏。慕容农跟手下笑道:"石越带的都是精兵,不趁刚到的时候来打我,反倒忙着修栅栏,我就知道这货不行。"傍晚时分,慕容农带兵大喊着冲出去,在城西列阵。牙门刘木请战:"哥,让我先去拆了他的栅栏!"慕容农笑了:"好东西谁不想要?哪能让你独吞?不过你这股猛劲儿我喜欢,就给你当先锋的机会!"刘木带着四百勇士翻墙冲进敌营,秦军当场被冲垮,慕容农带着大部队跟上,把秦军打得稀里哗啦,斩了石越,把人头送给慕容垂。
石越和之前战死的毛当,都是前秦的猛将,苻坚特意派他们辅佐两个儿子镇守地方,结果没多久全挂了。这一下前秦人都慌了,各地的叛乱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到处都有人拉杆子当山大王。
“内核解读”
这段发生在公元384年的前秦内乱,简直是一部浓缩的“乱世创业争霸剧”——既有老谋深算的政治博弈,也有少年崛起的实战逆袭,更藏着“得人心者得天下”的亘古逻辑,放在今天看依旧全是可拆解的“生存智慧”。
慕容垂:“老狐狸”的政治段位,全在“不着急”里
慕容垂的操作,完美诠释了“乱世里的稳字诀”。他一开始对翟斌的拉拢装聋作哑,不是真不想干,而是在做两件关键事:摸底牌(翟斌是不是真心归顺,有没有实力)和立人设(“救豫州”的幌子,避免一开始就被前秦钉死为“叛贼”)。郭通点破“你得靠他们成事”后他才松口,说明他从不是空想家,而是“实用主义者”。
更妙的是“不称帝”的选择——学晋元帝搞“大将军、燕王”的过渡身份,表面认慕容暐当主子,实则先抓实权、建班子。这波操作放在今天,就像创业公司不着急“上市吹估值”,先搭好团队、占好根据地(邺城),等根基稳了再谈“终极目标”,简直是规避风险的教科书。他给手下封官时“论功行赏、人人有份”,连翟斌、馀蔚这些“外人”都给足名分,又体现了“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的格局,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攒局”。慕容农:20岁出头的“创业黑马”,赢在“懂人性、会借势”
如果说慕容垂是“战略操盘手”,慕容农就是“一线执行大神”,他在列人县的起兵过程,简直是“白手起家指南”:
--借势先借“信任状”:刚到鲁利家时“光笑不吃”,是在观察对方靠谱与否;忽悠张骧时拿“我爹慕容垂起兵了”当幌子,本质是用“名人背书”快速拉信任——就像今天创业先抱“行业大佬大腿”,瞬间降低说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