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645章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第2页)

陇西隐士王嘉,隐居在倒虎山,有特殊的本事,能预知未来,秦国人把他当神看待。秦王苻坚、后秦王姚苌和慕容冲都派人去请他。十一月,王嘉进了长安,大伙儿听说这事儿,觉得苻坚有福气,所以圣人来帮忙,三辅地区的堡垒和四面山上的氐人、羌人来归顺苻坚的有四万多人。苻坚把王嘉和僧人释道安安置在外殿,一举一动都向他们请教。

燕国慕容农从信都向西到鲁口攻打丁零人翟辽,把他打败了。翟辽退到无极驻守,慕容农驻扎在藁城逼近他。翟辽是翟真的堂兄。

长安城里还有一千多鲜卑人,慕容绍的哥哥慕容肃,和慕容暐暗中谋划联合鲜卑人作乱。十二月,慕容暐跟苻坚说,因为自己儿子刚结婚,请苻坚到他家去,设酒席,想埋伏士兵杀他。苻坚答应了,结果碰上天下大雨,没去成。事情败露,苻坚召见慕容暐和慕容肃,慕容肃说:“事情肯定泄露了,进去就一起死。现在城里已经戒严,不如杀了使者冲出去,只要出了城门,大伙儿就能聚集起来。”慕容暐不听,于是两人都进去了。苻坚说:“我待你们不薄,为什么要搞这种事?”慕容暐还在那儿找借口掩饰。慕容肃说:“家国大事为重,扯什么情分!”苻坚先杀了慕容肃,再杀了慕容暐和他的宗族,城里的鲜卑人不管老少、男女,全被杀了。燕王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柔,被宦官宋牙收养当儿子,所以没受牵连,和太子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趁机逃出去,投奔了慕容冲。

燕国慕容麟、慕容农合兵袭击翟辽,把他打得大败,翟辽单人独骑投奔翟真。

燕王慕容垂因为前秦长乐公苻丕还占着邺城不搬走,就又带兵包围邺城,故意留了西边的路让他逃。焦逵见了谢玄,谢玄想让苻丕送儿子来当人质,然后才出兵;焦逵一个劲儿说苻丕有诚意,还讲了杨膺的意思,谢玄才派刘牢之、滕恬之等人带两万兵去救邺城。苻丕报告说缺粮,谢玄从水路陆路运了两千斛米给他。

前秦梁州刺史潘猛放弃汉中,逃奔长安。

“内核解读”

这段截取于十六国乱世的史料,像一幅浓缩的“权力绞杀图鉴”——昔日恩宠成今日血仇,枭雄算计与小人物的挣扎交织,每一步选择都连着生死,每句对话都藏着乱世的本质。透过这些碎片化的战事、密谋与恩怨,能清晰看到那个时代最赤裸的生存逻辑:没有永恒的情义,只有未到尽头的博弈;没有绝对的胜负,只有稍纵即逝的时机。

恩怨的闭环:苻坚与慕容冲的“反转剧本”

这段故事里最具戏剧张力的,莫过于苻坚与慕容冲的对手戏——它完美诠释了“乱世无恩,旧情皆刃”。苻坚当年对慕容冲的“宠爱”,本质是征服者对战利品的掌控;而慕容冲多年后带着大军硬刚长安,喊出“拿你换个活法”,也绝非单纯的“复仇爽文”,而是亡国贵族夺回权力的唯一路径。苻坚扔出锦袍想打“感情牌”,看似念旧,实则是困守孤城的无奈试探;慕容冲让詹事回怼“不在乎小恩小惠”,更是精准戳破了这份“虚伪情谊”——在“夺天下”的终极目标面前,一件锦袍、几句旧话,不过是不值一提的累赘。

更讽刺的是苻坚那句“不听王景略的话”的悔恨。王猛生前力劝他警惕鲜卑贵族,可苻坚沉迷于“怀柔统御”的幻觉,既想当征服者,又想做“仁君”,最终养虎为患。当他怒骂慕容冲是“送人头”,又痛斥鲜卑是“白虏”时,或许忘了:正是他自己当年的“宽容”,给了对方“嚣张”的资本。而慕容冲看似“反噬”,实则也是在重复苻坚的逻辑——弱肉强食,从来都是乱世的第一法则。

枭雄的算计:姚苌的“坐收渔利”与乱世清醒

如果说苻坚困于“旧情”,慕容冲燃于“仇恨”,那后秦王姚苌就是这段戏里最拎得清的“棋手”。

当众人劝他趁机攻长安“抢根基”时,他却精准看透了局势:燕人是“思乡兵”,打下长安也守不住;前秦已是强弩之末,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他选择“移兵岭北囤粮”,等秦亡燕走再捡现成——这份“不凑热闹、只等结局”的定力,恰恰是乱世枭雄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