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第2页)
慕容农到了高邑,派从事中郎眭邃出去办事,结果眭邃超过约定时间还没回来。长史张攀就对慕容农说:“眭邃作为您身边的参佐,居然敢欺骗您不回来,咱得回去收拾他。”慕容农没搭理他,让人准备好空白委任状,任命眭邃为高阳太守,那些家在赵北的参佐,都给他们安排了官职,让他们回家。慕容农一共任命了三个太守,二十多个长史,完事了才对张攀说:“你想错啦,现在这时候哪能自己人窝里斗!等我往北走,眭邃他们肯定会在路边迎接,你就等着瞧吧。”
乐浪王慕容温在中山,兵力很弱,丁零人分散在各个地方,占据了不少城池。慕容温对手下将领说:“就咱们这点人,进攻不够,但防守还是没问题的。骠骑将军(慕容农)和抚军将军(慕容麟),咱们首尾呼应,早晚能消灭敌人,现在只要囤好粮食,训练好士兵,等着时机就行。”于是他安抚旧部,招揽新人,鼓励大家种地养蚕,老百姓一个接一个来归附,郡县和各个营垒都争着送军粮,仓库都堆满了。翟真夜里来偷袭中山,慕容温把他打败了,从那以后翟真就不敢再来了。慕容温还派一万人去给慕容垂送粮食,顺便营建中山的宫室。
刘牢之在孙就栅攻打燕国黎阳太守刘抚,燕王慕容垂留下慕容农继续围攻邺城,自己带兵去救援刘抚。前秦长乐公苻丕听说这事儿,就出兵趁着夜色偷袭燕军营地,结果被慕容农打败了。刘牢之和慕容垂交战,没打赢,就退到黎阳驻扎。慕容垂又回到邺城。
吕光觉得龟兹这地方又富饶又安乐,就想留下来。天竺的和尚鸠摩罗什对吕光说:“这地儿不吉利,待不得。将军您只要往东走,半道上自然会有好地方可以安身。”吕光就大摆宴席,和将士们商量是走还是留,大家都想回去。于是吕光就用两万多头骆驼驮着外国的珍宝和稀奇玩意儿,赶着一万多匹骏马往回走。
夏天四月,刘牢之带兵到了邺城。燕王慕容垂迎战,结果打输了,就撤了对邺城的包围,退到新城驻扎。乙卯日,又从新城往北跑了。刘牢之也不告诉前秦长乐公苻丕,就直接带兵去追慕容垂。苻丕听说后,也派兵跟着前进。庚申日,刘牢之在董唐渊追上了慕容垂。慕容垂说:“前秦和东晋就像瓦片凑在一起,互相依靠才显得强大。打赢了就都神气,打输了就都完蛋,根本不是一条心。现在他们两支军队前后跟着,还没会合,咱们得赶紧攻击。”刘牢之的军队急行军二百里,到了五桥泽,都去抢燕国的辎重;慕容垂趁机出击,把刘牢之打得大败,砍了好几千人的脑袋。刘牢之单枪匹马逃走,正好前秦的救兵到了,他才捡回一条命。
燕国冠军将军宜都王慕容凤每次打仗都不要命地往前冲。前前后后打了二百五十七场仗,就没有没立功的时候。慕容垂就告诫他说:“现在大业才刚开始有起色,你可得先学会爱惜自己!”让他给车骑将军慕容德当副手,压压他这猛劲儿。
邺城里面饥荒严重,前秦长乐公苻丕带着众人到枋头去吃东晋的粮食。刘牢之进驻邺城,收拢那些逃散的士兵,军队又稍微振作了一些;但因为之前吃了败仗,刘牢之还是被朝廷召回了。
“内核解读”
公元385年的北方大地,正处在前秦瓦解、群雄逐鹿的“权力真空期”。这段史事里,没有绝对的“胜者”,却处处藏着政权兴衰的密码——从帝王的决策失误到将领的生存智慧,从民心的离散到人性的挣扎,共同勾勒出乱世中“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
前秦崩塌:领导力失效与民心溃散的连锁反应
前秦的覆灭在这一年已进入倒计时,而苻坚的统治失误正是压垮帝国的核心推手。开篇“长安饥荒人相食,将领吐肉喂妻儿”的细节,堪称帝国崩塌的生动注脚:当粮食危机击穿生存底线,即便是皇帝的宴席也沦为“象征性仪式”,朝廷对百姓、军队的控制力已荡然无存。
苻坚的领导力缺陷在战事中暴露无遗:他既能两败慕容冲却因多疑不敢乘胜追击,又能因苻晖战败便以“活着何用”的苛责逼死将领——这种“时而保守、时而刚愎”的矛盾决策,彻底寒了将士之心。更致命的是,他对核心圈层的掌控力早已瓦解:李辩、彭和正屯兵韭园拒不归朝,益州刺史王广弃蜀逃亡,地方官纷纷降晋,昔日统一北方的帝国,最终沦为“各自为战的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