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2页)
徐鸿羽点点头,“是,安安你继续说。”
白玥安想了想,大夏的朝堂布局是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总管六部。如今尚书令苏涛大人已年近七旬,最近隐隐有致仕的打算。或许,是有人想除掉白炎敬,让自己顺利坐上尚书令的位置?
她很快否定了自己这个想法,白炎敬虽然是户部尚书,但自中进士起便一直在户部任职,也从未外放过,对于其他几部的事物也不太了解。以当今陛下的喜好,更偏向于选取在六部都待过或是外放总领过一方政务的人来做尚书令。排除了这个选项,还会有什么可能呢?
“老爷,打听到了。今日白尚书的马受惊,发生在靖王府外。靖王现在让人查一下附近有没有什么异常,还把大公子也叫了去。”
又一个下人来报,白玥安大概明白了为什么白炎敬的马会受惊了。白炎敬今日是替靖王挡了灾。她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了。
“舅舅,等靖王查出来什么再去散一波消息,说是有人要对靖王不利,白尚书下朝回府路过靖王府。只说到这即可,千万不能说出是白尚书误打误撞救了靖王。眼下先去散一波消息,就说刺客一事刑部仍在调查,不宜多言。”
徐鸿羽很满意白玥安的处置方式,有理有据不多言。
“云容。”白玥安对着书房外唤了一声,“去我库房里取一支山参,然后你亲自送去白府,记着,高调些,走人多的路过去。”
云容点点头,“奴婢明白的。”
白玥安又看向徐鸿羽,“还请舅舅找几个经常在市井街头游走的人,把我给父亲送山参压惊一事散出去。”
“安安,不错。”徐鸿羽向来不怎么夸人,这一次是真心实意地夸赞白玥安。面对这种情况,不慌不忙,有条理,知道实时关注流言内容,也能给出应对之策,同时也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话说到什么度。他觉得白玥安这份稳重和持成,若是真被陛下指给靖王,他也不必担心什么。
“多谢舅舅夸奖!”白玥安喜出望外,能被当朝大儒打心眼里认可夸赞,确实不是一个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