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绝境!一线生机(第2页)

这批种子,每一粒都堪称天价。据说是在极地环境下发现的野生大豆变种,拥有无与伦比的抗逆基因。如果能成功培育并与国内的优良品种杂交,将可能彻底改变北方盐碱地的农业格局。

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可问题就出在这批“金贵宝贝”身上。它们在引进过程中,因为保存条件出了意外,活性受到了严重损伤。

项目组动用了所有最先进的手段,恒温恒湿培养箱、精准配比的营养液、甚至用上了赤霉素等各种植物激素进行诱导,结果都收效甚微。

这天下午,项目组再次召开紧急会议,气氛比上次讨论麦苗死亡时还要压抑。

孙明站在投影仪前,脸色比锅底还黑。他指着屏幕上惨不忍睹的数据报告。

“同志们,情况非常不乐观。第一批一百粒‘北境-3号’种子,在最优条件下培育了七十二小时,结果…只有三粒种子勉强露白,连芽都算不上。发芽率,不足百分之三!”

“后续我们又尝试了两种不同的激素刺激方案,结果…全军覆没。第二批和第三批种子,发芽率为零!”

轰!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发芽率不足百分之三?这跟全军覆没有什么区别?

“怎么会这样?”一个戴眼镜的老研究员满脸痛心,“这批种子可是我们托了多少关系,花了多少代价才弄回来的!要是不能培育出来,我们怎么向上面交代?”

刘燕这次学乖了,低着头一言不发,但从她紧紧攥着笔的手指可以看出,她内心同样焦灼万分。这个项目要是黄了,她几年来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孙明痛苦地揉着太阳穴,继续说道:“我们对种子进行了切片分析,发现其内部的胚芽组织并没有完全坏死,但活性极低,细胞壁结构也呈现出一种僵化的状态。就好像被冰封了一样,任何外部刺激都无法将它们唤醒。”

“这批种子总共只有不到一千粒,现在已经消耗了三百粒。再这么试下去,等不到找到方法,种子就全变成废料了!”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力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