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这一借一还的,来往多了自然就熟了(第3页)
"
丁秋楠眼眶发红:“爸,别说这些了。
我们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街道说了,过些日子我去机修厂当厂医,以后我来养家!”
听到女儿要出去工作,丁如山心里很不是滋味。
要是放在从前,他肯定二话不说让丁秋楠继续念大学。
可如今这家庭成分摆在这儿,闺女想上大学怕是没指望了。
熟悉原著的都知道,丁秋楠在机修厂天天盼着能拿到上大学的名额,可她压根没这个资格,到头来还是没能圆了大学梦。
何雨柱看着丁如山叹了口气:
"叔,日子会好起来的。
"说着打开随身带的布袋:
"这里有二十斤大米,二十斤白面,一斤香油,酱牛肉,猪肉,还有苹果和奶粉......
"
丁母盯着这些稀罕物直咽口水,饿肚子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了。
丁秋楠见何雨柱送来这么多好东西,连忙说道:
"何大哥,我家确实需要这些。
我给您打个欠条,等我工作后一定慢慢还您。
"
何雨柱心想,让她还就是了。
这一借一还的,来往多了自然就熟了。
以她那么点工资,还钱的速度哪赶得上自己送东西的速度?欠的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嘿嘿,崔大可不就是这么得手的么?先搞定老丈人丈母娘,再让丁秋楠欠下一屁股债,最后......
"东西你们收好,有困难随时来轧钢厂找我。“何雨柱说完便告辞了。
丁家三口一直把何雨柱送到巷子口,才急匆匆跑回家。
看着满桌的稀罕货,丁母一个劲儿咽口水:”闺女啊,你这是遇上贵人了!香油、奶粉这些可是拿着票都抢不着的好东西。
这下你爸的营养跟得上了......
"
丁秋楠认真地在本子上记下每样东西:
"爸妈,这些够咱们撑一阵子了。
等我去机修厂上班领了工资,一定慢慢还给何大哥。
"
可她哪里知道,刚进厂的学徒工一个月才挣十几块钱,养活三口人都紧巴巴的。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
何雨柱和娄晓娥的儿子何晓出生了——比原著里整整早了四年。
名字嘛,还是沿用原著里的何晓。
都说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命运多舛,这辈子注定要经历不少坎坷......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国家经济刚刚起步。
**时期导致许多母亲孕期缺乏营养,连乳汁都无法供给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