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苏中 作品
第237章 面造红黄旗写赵,在三更天起义。(第2页)
与此同时,京城郊外的一处破庙里,赵岩的心腹刘三正在清点刚运到的红黄绸布。
这些绸缎是用商船从江南运来,表面伪装成进贡的贡品,实则藏在夹层之中。破庙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十几名绣娘戴着镣铐,在烛光下飞针走线,她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恐惧。“赵”字的最后一笔金线刺破指尖,血珠滴在黄绸上,宛如一朵妖异的花。
“还有两个时辰就三更了。”
刘三摩挲着腰间短刀,望着庙外的山道。三百私军已埋伏在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只等信号一响,便要夺下沿途关卡,高举反旗直逼省城。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马蹄声,刘三的瞳孔猛地收缩——是朝廷的巡查骑兵!
“快,把绸缎藏进枯井!”
刘三低声喝令。绣娘们手忙脚乱地卷起布料,慌乱中,有一匹黄绸不慎滑落。骑兵的火把照亮破庙的瞬间,刘三心一横,抽出短刀扑向最近的士兵。一时间,喊杀声四起,破庙内刀光剑影闪烁。混战中,一名绣娘被砍倒,鲜血染红了半截绣着“赵”字的旗帜。
这场冲突惊动了附近的驻军,很快,百名官兵将破庙围得水泄不通。刘三带着残部退入庙内,望着满地狼藉,心中满是绝望。但他想起赵岩的嘱托,咬牙点燃了堆积的绸缎。火光冲天而起时,他仿佛看见赵岩在天牢里冷笑的模样——计划虽已暴露,但只要能拖到三更,只要蜀中其他据点的起义军按时举旗,这场乱局就还有转机。
而在皇宫内,孙皇后正对着地图皱眉。地图上,西北边境密密麻麻地标注着瓦剌和鞑靼的动向,而蜀地的标记却显得格外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