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朱祁钰:现在西域真的没有建立的国家吗?郭一平:有一个
帐暖盼归·新章:西域之问
中军帐内,烛火摇曳,映得舆图上西域那片广袤区域明暗交错。朱祁钰的目光紧紧锁住图中线条,眉头微蹙,指节轻抵桌沿,似要从这简略标注里,看透远方土地的虚实。帐外隐约传来甲胄碰撞声——实战模拟的兵士仍在演练,帐内的议事却已触及西域的暗涌。
“郭一平,”朱祁钰的声音打破宁静,带着几分威严,“你且如实说,如今西域,当真无统一之国?”
郭一平上前一步,身姿笔挺,拱手行礼后目光沉稳:“陛下,严格来讲,西域暂无统一之国。但有一股势力,实力不容小觑,需陛下留意。”
“哦?”朱祁钰挑眉,眼中闪过锐利光芒,“但说无妨。”
“回陛下,”郭一平深吸一口气,“便是东察合台汗国。国主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后裔,承着黄金家族血脉。这汗国麾下骑兵众多,皆是草原历练的精锐,战力强悍,在西域颇有话语权。”
“成吉思汗的子孙……”朱祁钰低声呢喃,手指无意识敲击桌案,目光忽然落回舆图边缘,眉头皱得更紧,“只看这图上标注,西域与我朝疆域隔着茫茫戈壁,却不知这东察合台汗国,离我朝边境究竟有多远?若是他们突然出兵,我朝边防能否及时应对?”
郭一平闻言,略一思索便拱手回道:“陛下所虑极是。这东察合台汗国的核心疆域,大致在今日天山以南、葱岭以东一带,若以我朝西北边境的肃州卫为起点,算上沿途戈壁、沙漠的阻隔,直线距离虽不过千余里,但实际行军需绕行水草之地,路程要翻倍,约莫两千里有余。”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需格外留意——汗国若想袭扰我朝,未必走正门。他们可借道瓦剌控制的关西六卫旧地,或是从哈密卫方向南下,这般走法能缩短近四百里路程,且沿途有零星绿洲可供补给,对我朝边防而言,是不小的隐患。”
朱祁钰指尖在舆图上沿肃州卫向西域划去,脸色沉了几分:“两千里……看似遥远,可蒙古骑兵日行百里,二十日便能抵我边境。若他们与瓦剌真有勾结,借道而行,半月之内便能兵临城下,这速度,比朕预想的快得多。”
史京连忙上前一步,接过话头:“陛下明鉴。正因如此,咱们才更要重视西域的探查——不仅要摸清军情,还得查探他们的行军路线、补给点。如今帐外兵士练的是守城、突袭之术,若能提前知晓东察合台汗国的进军距离与路径,演练时才能更有针对性,不至于战时手忙脚乱。”
朱祁钰微微颔首,目光仍停在舆图上,片刻后缓缓开口:“朕记得,我朝在西域设了哈密卫,如今情形如何?若哈密卫还在咱们手中,好歹能做个缓冲,挡一挡这两千里的兵锋。”
郭一平面色一凛,沉声道:“陛下,自土木堡之变后,西域局势便乱了。也先野心大,靠武力、联姻收了关西七卫中的六卫,只剩哈密卫还忠于我朝。可后来哈密卫内部纷争不断,先是也先洗劫哈密、另立首领,接着野乜克力部首领癿加思兰又趁机夺了哈密卫。如今哈密卫落入他人之手,等于咱们丢了西北的缓冲带,东察合台汗国的兵锋,离我朝边境又近了一步。”
“哼!”朱祁钰眉头紧锁,眼中闪过怒意,“丢了缓冲带,使臣又没能挽回,堂堂大明,竟让西域局势乱到这般地步!此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陛下息怒,”史京赶忙劝慰,“眼下帐外兵士还在实战模拟,咱们的应对之策更得稳妥。当务之急,是重新理清我朝与西域的关系,算准东察合台汗国的距离与威胁,再定应对之法。”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你们说得对。东察合台汗国既已这般强,离我朝又不算远,那他们和周边势力的关系如何?尤其是与瓦剌——若他们真借道瓦剌之地来犯,咱们该如何应对?”
郭一平思索片刻,回道:“陛下,据臣所知,他们虽同属蒙古部落,却因牧场、商道的利益争得厉害,早有嫌隙。可毕竟血脉、部落有牵连,且瓦剌若借道给他们,能赚得粮草、牲畜的好处,若将来局势生变,谁也说不准他们会不会暂时联手。”
朱祁钰微微点头,心中暗忖:“两千里路程,若有瓦剌借道,威胁便近在眼前;西域局势又错综复杂,一步错便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朝既不能轻举妄动,也得早做打算——既要摸清东察合台汗国的虚实、距离、路径,还得想办法拆他们和瓦剌的联系,才能占得主动。”
想到这儿,他抬头看向郭一平和史京,目光坚定:“从今日起,你们二人加派人手,悄悄深入西域。东察合台汗国的军情、内政、与周边势力的往来,还有他们到我朝边境的具体路线、补给点,都要一一查清楚。朕要最快知道这些细节,也好配合帐外的演练,定好应对之策,绝不能让那两千里外的兵锋,真的逼到朕的家门口!”
“臣遵旨!”郭一平和史京齐声领命,声音洪亮。帐外的甲胄声、呐喊声隐约传来,与帐内的决心交织在一起。
朱祁钰再看向舆图,指尖轻轻点在西域与明朝边境的交界线上,心中暗誓:“西域这片土地,这两千里的疆域,大明绝不会丢。等咱们把距离、路径、敌情都摸清,把兵士练强,总有一日,要让大明的旗帜,重新飘在那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