靰鞡草 作品

第三十六章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上)(第2页)

吕枫蓉神色凝重地通报了第二件事:“昨天晚上,目标‘杰森’在晚八点四十分左右,在中山路与经纬街交叉口附近,利用交通高峰期的人流车流和一次短暂的视线遮挡,成功摆脱了我们两组交替跟踪的侦察员。”

吕枫蓉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直到今天清晨六点十五分,外围布控的同志才在师范大学后街的‘蓝调时光’酒吧里发现了‘杰森’。据酒吧侍应生和初步观察,‘杰森’当时趴在角落的卡座里,身边散落着几个空酒瓶,像是酩酊大醉后昏睡过去。我们的人正在设法确认‘杰森’昨晚的具体行踪和接触对象。”

吕枫蓉的目光锐利地看向战智湛:“战主任,时间点太敏感了!‘杰森’摆脱监视的时刻,几乎就是你遭遇车祸的前后脚。省厅技术处正在全力回溯他摆脱监控后的行动轨迹,筛查所有可能的通讯记录和接触点。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杰森’与你的车祸有关,但这种刻意的、高难度的脱梢行为,发生在这个关键节点上,绝非巧合的可能性极高。厅里已经将此列为最高优先级线索,整合资源进行彻查。我们高度怀疑,‘杰森’昨晚的‘失踪’,与针对你的袭击行动存在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无论是策划、指挥,还是仅仅为了制造一个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战智湛默默点头。他遭遇的这场离奇车祸,其复杂性和危险性早已超出普通刑事案件的范畴,省国安厅和省安全厅在初步交换信息后,对此已有明确共识: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目标明确、手段凶残的恶性的事件,背后必然牵扯更深的阴谋。站在国家安全机关的角度,将首要怀疑目标锁定在CiA资深间谍“杰森”身上,逻辑链条相当清晰:他有动机、有能力、有资源,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消失”了一夜,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疑点。正如二陛室太铎那冷酷的箴言所警示的:在情报世界里,相信巧合往往是致命的错误。

战智湛靠在椅背上,指节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事情的确透着股邪门的“巧劲儿”。蒋云鹏那边对省厅赫易焘的秘书胡金秀的怀疑,他心知肚明。那小子为了捞赫易焘的儿子赫晓孚,不惜撕破脸皮闯他的宴席,这份狗急跳墙的恨意是实实在在的。他有动机,也有一定能力制造麻烦。而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CiA的“杰森”也玩起了失踪,在车祸发生的关键时段彻底消失在省厅的监控网里。一内一外,两股看似不相关的嫌疑,在同一个时间点骤然冒头,像两条冰冷的毒蛇,无声地缠绕上这起离奇事件的核心。仅仅是巧合?还是这二人之间,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勾连,共同导演了这场针对他的杀局?

然而,省厅严密的监控报告像一盆冷水,暂时浇熄了这种“里应外合”的猜测火焰。报告白纸黑字地写着:长期监视显示,胡金秀与“杰森”之间,从未有过任何形式的直接接触、通讯记录或资金往来,甚至没有出现在同一场合的证据。两人就像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这结论清晰而冰冷,似乎堵死了“勾结”这条路。

战智湛的指尖停止了敲击,深深吸了口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车祸的真相。那绝非人类间谍的手笔,而是来自维度之外的邪恶生灵。知道真相,反而让他陷入了一种更深的无力感。“杰森”?一个CiA间谍,就算再狡猾,也不可能驱动那种超越物理法则的力量。把“杰森”和昨晚那场颠覆认知的袭击联系起来,在战智湛看来,方向本身就错了。可这真相他该如何启齿?难道对吕枫蓉说:“大姐呀,别查‘杰森’了,是外星鬼怪要杀俺”?这念头荒谬得让他自己都觉得嘴角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