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是我不努力,是他太卷了(第3页)
"老秀才重重地顿了顿拐杖,痛心疾首地说,
"看看人家思齐!三岁孩童,已将《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倒背如流!你们......唉!
"
教室里鸦雀无声。秦思齐低着头,能感觉到数十道目光像箭一样射向自已——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更多的是无奈的。尤其是秦思文,既为堂弟骄傲,又为自已屡屡挨板子而沮丧,表情复杂得像打翻了调色盘。
"你们要好好向思齐学习
"秦秀才继续说道,
"其余人等,继续诵读《论语》,秋收回来后抽查。背不出的,戒尺伺候!
"
哀嚎声响彻教室。思齐回头看了一眼堂哥。秦思文冲他挤了挤眼睛,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秦思齐聚精会神地听讲,虽然能背诵许多经典,但理解深意还需要老师点拨。尤其是这些文言文,能背诵默写,但是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远非三岁孩童能自行领悟的。
课程结束时,沉浸在震惊中无法回神。秦思齐收拾好自已的小书包,和堂哥一起回家!回家的路上,秦思齐抱着《千家诗》和《幼学琼林》,小脑袋里思绪万千。
"思齐!
"
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刘氏站在门口,
"娘!
"秦思齐飞奔过去,一头扎进母亲怀里,
"老师借我两本书!
"
刘氏的眼圈顿时红了。她蹲下身,仔细端详着儿子的小脸,说道:
"娘就知道,我儿最聪明了......
"
夕阳将母子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秦思齐牵着母亲的手,突然觉得,都无所谓了。只要能让母亲露出这样的笑容,再多的苦也值得。
"娘,秋收假我想帮大伯家割稻子。
"他仰起小脸说。
刘氏惊讶地看着他:
"为什么?
"
"因为......
"秦思齐眨眨眼,
"我想知道'税熟贡新'是什么样子。
"
刘氏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好,娘带你去。
"
借着夕阳余光,如饥似渴地读着《千家诗》。昏黄的夕阳照在他专注的小脸上,将影子投在土墙上,显得格外高大。窗外,秋虫唧唧,仿佛在为他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