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91章 荣光(第2页)

申时已过,闷热更甚。秦思齐终于完成答卷,汗水已浸透两层衣衫。交卷出龙门时,脚步虚浮,几乎被热浪扑倒。秦茂山四人立刻围上,递水擦汗,无声地支撑着他疲惫的身躯回到小院。秦明文早已备好温软的米粥和清淡小菜。秦思齐勉强吃了几口,便在房间里沉沉睡去,连梦都被汗水浸透。

等待与初捷(七月初二)是等待正试放榜的日子。酷暑加剧了等待的煎熬。小院里气氛凝重。

秦思齐在房中静坐,书看不进去。秦茂山眉头紧锁,秦大安和秦丰田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又不敢大声说话。留秦思齐在家休养,三人结伴去看榜。

下午最热时分,贡院辕门外终于贴出“草榜”(初试合格者名单,即获得复试资格者)。消息传来,瞬间沸腾。

“贴了!贴榜了!”人群疯狂前涌。秦丰田凭灵活走位,终于在榜单中段看到了名字,发出一声变调的嘶吼:

“中了!秦思齐!恩施县秦思齐!甲等第六名!”

又开始寻找,赵大善人家的赵明远排名!看到后,也报喜道:“赵大善人家的赵明远第十二名!”

狂喜瞬间点燃了闷热!秦茂山激动地拍腿,甲等第六!这意味着复试只要不出大错,秀才功名几乎板上钉钉!赵明远第十二,亦在榜上。短暂的欢呼后,秦茂山等人立刻回去传递消息,让秦思齐准备明日更关键的复试。

第二场:复试(七月初三)

复试日,酷热依旧。流程重复,搜检依旧严苛。当秦思齐再次坐进那熟悉的“蒸笼”时,心境多了几分沉稳。

题牌亮出:

文题:《“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解》 (出自《礼记·学记》)

诗题:《赋得“勤学”得“勤”字》 (五言六韵试帖诗)

秦思齐提笔,文题正合他多年寒窗体悟:“夫学海无涯,生也有涯。学而后,方觉宇宙之浩渺,典籍之渊深,已之所知不过沧海一粟,故生不足之心……” 结合自身,写得真切流畅。

诗题更是直抒胸臆:“萤雪十年功,青毡坐夜深。韦编常映月,铁砚欲穿心。暑气蒸难散,寒星伴独吟。但求一字稳,何惜汗涔涔!” 将酷暑中的坚持写得淋漓尽致。

他提前交卷,走出贡院。阳光刺眼,但他心中一片澄明,已倾尽全力。

接下来等待最终“长案”(总榜)的五日,是另一种煎熬。虽然复试感觉良好,但名次未定,秦思齐表面平静,内心焦灼。

秦茂才动用人脉多方打探,只隐约听说阅卷已毕,名次胶着。秦茂山,秦大安和秦丰田在“安静守护”和“坐立不安”之间反复横跳,热得心烦意乱。秦明文依旧每日送来精心烹制的饭菜,但众人胃口大减,都让秦明文对自已的厨艺产生了怀疑。

七月初八,清晨。依旧是闷热难当。贡院辕门外早已人山人海,比放草榜时更加拥挤。空气中弥漫着极度的期待。

秦茂才四人早早赶到,挤在人群外围。秦思齐依旧在小院里,怕放榜时挤到秦思齐,以免受伤。辰时正(上午七点),贡院辕门缓缓打开,数名书吏捧着巨大的、用红纸书写的长案榜单,在差役护卫下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