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56章 港湾(第2页)

“府衙的差事,儿子会做好,但只做分内之事,绝不多言,绝不妄动。”

“儿子向您保证,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斩断过往天真,认清现实后的清醒。这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在残酷世道中,找到自已位置和守护之物的清醒。

秦母看着儿子,有些不能完全明白儿子的话,只是道:“好!娘信你。娘等着你。”

安抚好母亲,秦思齐起身准备回府衙。秦茂才提着一盏灯笼送思齐到门口,低声叮嘱:“思齐,路上小心。衙门水深,凡事多留个心眼,你娘这边有我们家照看,你只管安心。”

走出酒楼后门,踏入昏暗的街道。晚风吹散了白日的酷热,来一丝凉意。远处,济疫坊的方向,还有微弱的灯火和隐约的啜泣声传来,提醒着人们苦难并未远离。

但秦思齐的脚步却不再像回来时那般沉重虚浮。他刻意绕开了那条通往济疫坊的路,走向府衙方向。清晰地划定了自已的边界:一个算账的幕僚,一个母亲的儿子,一个需要守护小家的普通人。李通判的青云路、周知府的权谋、城外县乡的哀鸿遍野…这些巨大的漩涡。

无力卷入,也不再妄想改变。他只想在这乱世的一角,为自已和所爱的人,撑起一片小小的、安稳的屋檐。

回到府衙签押房旁那个属于他的小小耳房,点燃油灯。摊开信纸,磨墨提笔,开始给赵明远回信。

“明远吾兄惠鉴:

手书奉悉,反复诵读,感怀至深!知弟安好,且得名师教诲,兄心甚慰。得知兄困于金玉之笼,犹念兄之安危,拳拳之意,溢于言表,兄铭感五内!

武昌城经此大劫,元气大伤,然赖天恩浩荡,官民戮力,疫氛稍戢。街衢渐有生气,商铺零星复业,虽不复往日喧嚣,终是劫后重生之象。吾与家母皆侥幸无恙,酒楼亦勉强支撑,承蒙挂念,感激不尽!

吾现于府衙之中,蒙李通判大人不弃,委以核算赈济钱粮、药石出入之责。此职琐碎繁杂,每日与算盘账册为伍,清点米粮动辄百石,核算药资常逾百金,数目之巨,初时亦令兄咋舌。

然此间实务,涉及民生根本,一丝一毫皆关性命,实乃历练之良机。兄每日埋首案牍,于钱粮调度、物资流转之道,亦窥得一二门径,获益匪浅,胜读十年死书。李大人处事干练,吾随其左右,耳濡目染,所得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