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闲话家常(第2页)
书房里,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秦思齐拿出那个珍藏的青瓷小罐,取出珍贵的玉露茶,为好友精心冲泡。清冽绝伦的茶香瞬间在小小的书房里弥漫开来,盖过了墨香。
青瓷茶盏中,茶汤碧绿清透。李文焕端起,轻嗅其香,赞道:“好茶!还是思齐你懂我,知道我好这口!”
两人对坐。秦思齐看着李文焕,问道:“寄去的钱,都收到了吧?”
李文焕放下茶盏,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收到了。你们真行。”
看向秦思齐,甚至带着困惑:“不过思齐,这茶钱(代指生意分红),是你和明远在武昌操持挣下的。为何要分给我和静之?我们远在书院,并未出力。”
秦思齐笑了,笑容坦荡,他拿起茶壶,为李文焕续上茶水道:“因为,我们是好友啊。”
他迎着李文焕的目光,继续说道:“文焕,没有你当初引荐,我进不了你父亲的眼。这份情谊,这份机会,岂是银钱可以衡量?这分红,我们四人一分,利益共享。”
李文焕怔怔地看着秦思齐,沉默了片刻,李文焕端起茶盏,却没有喝,目光低垂,望着杯中碧绿的茶汤,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坦诚:“思齐你知道吗?在东林书院这两年,我过得并不好。”
眼中浮现出来的是挫折,是迷茫,甚至是深深的自我厌弃。
“院试我又落榜了。” 他说出这几个字,仿佛用尽了力气,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自嘲,“而且是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秦思齐心中一震。他虽知李文焕上次院试失利,但没想到好友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压力再次赴考,竟再次折戟!他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看到榜单那一刻…我觉得天都塌了。” 李文焕的声音带着回忆的痛苦,“李通判之子,连续两次院试不过,书院里那些目光,背后的议论…压得我喘不过气。
我把自已关在房里,谁也不想见,书也看不进去。我觉得自已就是个废物,辜负了父亲的期望,辜负了家族的培养,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我。”
他深呼吸一口气,仿佛要将那段灰暗的日子吐出,“那个时候,我厌恶所有人,包括我自已。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充满了恶意。”
他的目光转向秦思齐,眼神变得复杂而充满感激:“直到收到你的信,看到里面你絮絮叨叨说着武昌的疫情,说着在府衙算账的琐碎,说着伯母的身体,说着对家乡的担忧…还有那句‘世道艰难,各自珍重,盼归叙旧’…思齐,你知道吗?那一刻,我才发现,在这世上,能让我毫无顾忌地诉苦,能让我觉得不会被嘲笑、不会被轻视的人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