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67章 给文焕献策(第2页)

秦思齐看着身边两个挚友:李文焕沉稳中带着抱负,赵明远跳脱里藏着义气。

然而,一丝凝重始终萦绕在李文焕眉宇之间。当赵明远畅想的间隙,他端起酒杯,目光投向窗外。忽然开口,却瞬间让欢快的气氛沉淀下来:“思齐,明远,父亲交给我的一道考问,你们能不能帮我参谋一下。”

秦思齐和赵明远都停下动作,看向他。赵明远快人快语:“考问?李伯父考你什么?难道还要考你八股?”

李文焕摇摇头,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苦笑:“八股倒不是。父亲说武昌大疫,已成过往。然吾儿可知,为父此番虽力挽狂澜,却也…”

他犹豫片刻,似乎在斟酌父亲的用词,“却也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本地富绅巨贾。如今升迁在即,离任之前,如何将这力挽狂澜之名,彻底夯实,广传于士林民间,更要弥合与本地豪强之裂痕,使其成为助力而非掣肘?这便是父亲予我的题目。他让我想个章程。”

赵明远瞪大了眼睛:“啊?这不是该幕僚师爷想的事吗?李伯父考你这个干嘛?” 他不太理解官场的弯弯绕。

李文焕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压力:“父亲说,若连这点事都看不透、办不成,将来如何牧守一方?这是考校我是否堪用。”

他看向秦思齐,目光带着坦诚的请教,“我这两日也琢磨了些。无非是花些银子,找些伶俐人,在市井茶肆编排些顺口溜、快板书,宣扬父亲在瘟疫中的功绩;或是请些落魄文人,写几篇称颂的诗词文章,在士子中传唱;再给那些被父亲‘劝捐’过的富户送些名帖、礼物,以示安抚…思齐,明远,你们觉得如何?可还有疏漏?”

秦思齐放下手中的筷子,沉默着,清澈的眼眸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李文焕提出的,是官场常见的粉饰太平与利益交换的手段,简单直接,有效,却也流于表面,甚至有些俗气。这显然不是一个能真正打动李通判这种深谙权术、志存高远之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