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216章 射圃观德(第2页)

暂时抛开学业压力,几人边跑边闲聊,或是赵明远插科打诨,或是交流前日读书心得,或是李文焕、林静之介绍些长沙风物。

汗水挥洒间,疲惫与郁气似乎也随之排出体外,精神为之一振。跑完步,通体舒坦,再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效率反而更高。但几日下来,竟也渐渐习惯了这晨间运动,气色好了不少。

然而,书院安排的体能锻炼远不止于此。这日,斋长通知,所有交流生徒次日需参加书院的射礼活动。

李振一听,无奈道:“拉弓射箭,岂是吾辈书生所为?”

张祥瀚也面露难色,他们更倾向于埋首经卷,对舞刀弄棒之事兴趣缺缺。

秦思齐却想起了山长曾言:“射礼废而天下无君子矣,文武二而天下无全材矣。”

对此颇感兴趣,劝道:“山长此言大有深意。射礼非是嬉戏,乃古人观德修身之重要途径。我等读书人,若只知文事,手无缚鸡之力,将来如何为国奔走,为民请命?况且,张弛有道,或许能从中领悟些不同的道理。”

次日,众人来到书院东侧的射圃。但见场地开阔,远处设有多排箭靶。一位身着劲装的武艺教习已在此等候。旁边兵器架上,摆放着制式统一的弓矢。

教习首先宣讲射礼之源流与意义:“射者,男子之事也。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夫射者,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此可以观德行矣!”

强调习射绝非争强斗狠,而是陶冶心性、端正仪容、培养专注与毅力的过程,是君子“六艺”之一,不可或缺。

随后,教习开始讲解并示范动作要领:如何站立(“足如磐石”)、如何握弓(“左手如拒,右手如附”)、如何搭箭(“矢无虚发”)、如何瞄准(“目无流视”)、如何发力(“息如抽丝”)。每一个环节都要求身心合一,符合礼仪规范。

学子们换上统一的素色儒服,依序上前领取弓矢。弓是标准的学子轻弓,约三石力,木质弓身缠着防滑的细绳,裹着薄薄的筋角,分量不重,但对这些平日只握笔杆的书生而言,拉开也需一番力气。

秦思齐领到弓,仔细感受其质感与平衡。他按照教习的指导,凝神静气,双脚不丁不八站稳,缓缓开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