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未竟之志(第2页)
林静之终于忍不住问道:“思齐,今日为何如此破费又神秘?”
秦思齐望着东方那越来越亮的一线天光,轻声道:“只是想与诸位好友,在此处,共饮一杯,看看这岳麓日出,大江奔流。”
赵明远塞了一筷子腊肉,满足地叹道:“有酒有肉有好友,虽是起得早了点儿,倒也风雅!比那斋舍里的冷馒头强多了!”
几人笑了起来,闲聊着书院近来的趣事,讨论着哪位讲习要求最严,哪场论辩最为精彩。
酒过一巡,话题不知怎的,转到了各自的理想与未来。或许是这旷野山巅的环境让人心胸开阔,或许是酒精让人卸下心防,或许是黎明前特有的真诚氛围使然,几人的谈话变得格外深入。
赵明远率先道:“我啊,没太大抱负。能中了举人,光耀门楣,便对得起爹娘了。之后嘛…最好能谋个闲差,或者就帮着家里打理生意,逍遥快活,享受人生!才不像你们,一个个都想往那苦海里跳。”赵明远说得直白,带着他特有的豁达与没出息。
林静之沉吟片刻,目光清亮而坚定:“我愿效法先贤,若能得中进士,希望能入都察院,做一名御史言官。激浊扬清,监察百官,为民请命,虽千万人吾往矣。纵然清苦,亦要成为那朝廷的一股清流。”林静之的理想带着书生般的纯粹与风骨。
李文焕则显得更为务实,他缓缓道:“家严常教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若有机会,希望能外放为一方父母官。如汉之龚黄,明之循吏,精研刑名钱谷,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些事情,让治下仓廪实而知礼节。若能如此,平生足矣。”李文焕的理想扎根于土地,充满实干色彩。
轮到秦思齐了。此时,东方天际已染上绚丽的橙红,霞光万丈,一轮红日即将喷薄而出。三人都望向他,好奇这位才学心性最为出众的好友,会有怎样宏伟的抱负。
秦思齐没有立刻回答,他站起身,面向那轮正奋力挣脱地平线束缚的朝阳。万道金光瞬间洒满天地,将他周身镀上一层耀眼的光晕。浩荡长江如一条金色的巨龙,奔腾不息,江中的橘子洲也被照亮,宛如镶嵌在金带上的翠玉。这壮阔的景象蕴含着无与伦比的力量与希望。
然而,在这极致的壮美面前,秦思齐的身体却微微颤抖起来。两行清泪,毫无预兆地从他眼角滑落,悄无声息地没入衣襟。他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向往,有悲壮,更有一种近乎固执的坚定:“我…我想当一个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