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前往白鹿洞书院(第3页)
墨痕犹记登临意,云影长萦旧时扉。
莫道烟波前途远,天涯明月共清辉。
"
三人轻声吟诵着,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在心坎上。
李文焕看着
"同倚岳麓沐朝晖,共临湘水看潮回
"两句,眼前仿佛又现出那些一同登山临水的清晨,心中澎湃,不禁赞道:
"好一个'同倚'、'共临'!思齐,此句写尽我四人这半年来同游共学之乐!
"
林静之指尖抚过
"墨痕犹记登临意,云影长萦旧时扉
"一行,感触最深:
"'登临意'……'旧时扉'……是啊,斋舍论道、山顶长谈之情景,如今皆入诗画,必将长萦我心。
"
赵明远最是直率,读到
"莫道烟波前途远,天涯明月共清辉
"时:
"说得好!天涯共明月!不管咱们以后在哪做官、在哪行商,记得常常抬头看看月亮!那就还是咱们兄弟在一起!思齐,你这诗,写到我心窝子里去了!
"
这份离别赠礼,是他耗费了数个夜晚,精心构思绘制而成。这首诗,浓缩了他们共同的记忆、共享的风景和此刻相同的心境。
江风渐急,船家在船头高声催促:
"各位客官,开船喽——!快些上船吧!
"
纵有千般不舍,万般留恋,终须一别。
四人再次郑重拱手,千言万语,都融在这深深一揖之中。所有的鼓励、不舍、承诺与期盼,皆在不言间流转。
"保重!
"
"一路顺风!
"
"春闱高中!
"
秦思齐与李振、张祥瀚转身,踏上了那摇晃的跳板,一步步登上客船。船工解缆收锚,粗壮的绳索被拉起,巨大的布帆沿着桅杆缓缓升腾,吃满了风。
客船缓缓离岸,顺着江水向下游驶去。秦思齐站在船尾,一动不动,久久凝视着码头上那三个变得越来越小的身影。
看到李文焕依旧保持着拱手的姿势,如山岳般沉稳;看到林静之白衣胜雪,在风中宛如一株修竹;看到赵明远还在用力地挥舞着手臂,一遍又一遍。
身影渐渐模糊,化作视线尽头三个模糊的黑点,最终与岸边的景物融为一体,再也分辨不清。
湘水长流,不舍昼夜;岳麓依旧,默然矗立。
船行悠悠,劈开层层江波。李振和张祥瀚已回舱中休息,秦思齐仍独立船尾。他从怀中取出那份诗稿草样,再次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