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223章 白鹿洞书院(第2页)

秦思齐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致,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溪流如练,心境也随之开阔起来。

车行许久,前方出现一座古朴庄严的石牌坊,上刻四个苍劲大字‘名教乐地’。

穿过牌坊,道路愈发平整,转过一个山坳,眼前豁然开朗,一片依山傍水、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展现于眼前。白墙黛瓦,飞檐斗拱,庄重典雅,与周围的山林溪涧完美融合。这便是名动天下的白鹿洞书院了。

书院门庭肃静,仅有寥寥学子步履从容地进出。秦思齐整了整衣冠,持荐书路引,上前通传。接待他的是书院负责宾客往来、引导礼仪的‘典谒’。

这位典谒先生年约三十,身着青色襕衫,言行得体。验看了秦思齐的江汉书院山长荐书、路引文书,确认无误后,便引秦思齐办理入学登记,并安排拜见值年讲席王先生。

一系列流程井然有序,秦思齐从容应对。王讲席考教经义,训诫学规,他都一一恭谨应答。很快,他便完成了所有手续,正式成为白鹿洞书院的一名游学士子。

手续既毕,首要之事便是安顿。书院斋舍虽整洁,但多为数人合住,不利于静心研读,且他带有书童,多有不便。秦思齐想起典谒先生的建议,便带着二人出了书院,向东侧的杏林坳行去。这杏林坳距书院不过一里之遥,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十来户人家依着山势散落而居,房前屋后遍植杏树,枝叶繁茂,绿意盎然。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过村旁,几户屋顶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之声相闻,充满了宁静祥和的田园气息。

他们很快便寻得一处合适的院落。房东是位姓孙的老丈,年约六旬,精神矍铄,儿子在九江府衙做一名书吏,家中唯有老夫妇二人,甚是清净。

小院独立,一排三间厢房,虽不奢华,却粉墙黛瓦,收拾得窗明几净。院中有一小块精心打理的菜畦,绿意葱葱,角落处几株晚桂开得正盛,浓郁甜香弥漫了整个小院。

秦思齐看了十分满意,与孙老丈谈妥租金,便当即定下。他取出银钱付了定金,对两名书童正色道:“往后一段时日,我们便客居于此。需得守礼安静,莫要扰了孙老丈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