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页)
喝完蜂蜜水,刚想放杯,郑经理已经接在手中,说:“喝茶是喝绿茶还是红茶?”
服务真周到,邓启先有些不习惯。见她执意要做,也就不再坚持,那就给我来杯……话说一半又咽了回去。邓启先忽然改变主意,要考考眼前的郑经理。
“红茶与绿茶是怎么区分的?分别有哪些较出名的品种?”
郑经理有些意外,怎么老板对茶也有兴趣。不过她很快就恢复了镇静。服务就是尽量满足客人的合理要求,把老板当作服务对象就行了。她想了想,说:“老板的问题真有水平,可把我给难倒了。太细的东西我也说不出,我想应该是制作工艺和口感的不同吧。至于有哪些较出名的茶,那就多了。不过我们酒店才刚开业,品种尚未齐全,老板你想喝什么,我尽量给你买。”
滴水不漏,既回答了邓启先的问题,又回避了自己的短处。邓启先颇为满意,心里感叹,李福生真会选人,也肯下重本。
“既然没有,那就给我来杯茉莉花茶吧。”顿了顿,又说:“回头我给你们送一些茶来,在我公司里,都是别人送的。”
“老板,这里也是你的。”郑经理笑着说。
邓启先哑然失笑,说:“对,也是我的。”想到开业第一天就在办公室里睡大觉,不禁有些难为情。
“今天的业绩怎样?客人多吗?”
“还不错,上午没什么,晚上就有三场宴席,都是结婚的。”
“哦……好,忙你的去吧。”邓启先心里高兴,笑着对郑经理说。
郑经理出去一会,就把泡好的茶端了进来。邓启先喝完茶,郑经理又问:“老板,晚饭要吃什么?可以叫厨房做好,给你送来。”
服务真是太好了。邓启先有点不习惯。一整天没回家了,他也比较想念儿子。
“不用了,晚上我回家吃。中午吃得太油腻,回家吃点清淡的。”
郑经理莞尔一笑,说:“老板真是个顾家的人。”
邓启先一愣,顾家?自己觉得最亏欠的就是家庭。孩子都上幼儿园了,陪伴他的时间屈指可数。他笑了笑,不作任何解释,挥挥手,说再见。出了门,回看盈丰大酒店几个大字已经亮起来,在暮色渐浓的傍晚,煞是醒目。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晚上邓启先推掉了应酬,在家陪喜儿。茵茵恰好不用值班,难得的一家人享受晚饭时光。茵茵兴致很高,说:“今天你们酒店开业,上新闻了。”
“是吗?”这真的有点出乎邓启先意料。难怪开业时,有记者在场。当时问李福生是怎么回事,李福生仅说是临时起意。后来各种琐事,又忘了细究。
茵茵莞尔一笑,说:“我也不太清楚,级室的同事说的。”
“中午玉城新闻报道了。”陈叔笑了一下。
“哦哦……原来如此,李老板真会来事,确定有一套!”邓启先打心里佩服,这一招真高明。现代社会,人们的选择多了,不宣传一下,还真未必能想到你。
“呦,爸爸上电视了,爸爸好厉害。”喜儿高兴得手舞足蹈。
邓启先笑着搂了一下喜儿,头抵在他额上,说:“我们喜儿认真读书,以后考清华北大,也上电视。”
“好,考清华北大,上电视。”
喜儿童稚的回答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陈叔也笑得见牙不见眼。难得小孩有志气。以前秀梅也是,小小年纪就要考大学,当人民教师,后来真的如愿了。可惜,红颜薄命,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一想到这些,又勾起了陈叔的伤心往事,心情又回落到了低谷。他默不作声,出到阳台,抽起了水烟筒。
喜儿要看邓启先的电视新闻,缠着茵茵要开电视。自从上网后,已经很久不碰电视,平时也都是陈叔在看,茵茵也想看看本地新闻。
新闻惯例,先是领导到哪里视察,落实什么工作,还没到玉城新鲜事。邓启先把厨房收拾好,也出来陪她们母子俩。
“你们要苹果吗?”邓启先问道。
茵茵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生怕错过,只是点头回应。
邓启先觉得好笑,不就是出一下镜吗?搞得这么隆重。他边削苹果边说:“其实也没什么的,李福生老板请来拍个录像而已。”
茵茵却有自己的想法,说:“你不懂,级室的同事都看到了,我竟然不知,明天他们说起,答不上的话,就出丑了。”
“今天下午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明天还会炒冷饭?”邓启先把削好的苹果递给茵茵,顺带也给了陈叔。老人敏感,邓启先一直希望他能融入,吃什么东西都会一视同仁。
“明天也会说,她们就喜欢八卦。平时我穿条新裙子上班,都会被她们叨上几天。”
“哈哈,是不是又问花了多少钱?”邓启先笑着问道。顿了顿,又说:“你也是的,总是要穿品牌衣服,还天天不重样。别人不羡慕死才怪。”
“没有人说,不能穿名牌衣服吧?”
“没有……”
“那不就得了吗!我还羡慕人家天天有老公陪散步呢!”茵没好气地说。
又回到老话题。邓启先知道是自己亏欠了她,只能在物质上补偿了。接不上,聊天陷入了尴尬的沉默。忽然喜儿指着电视机说:“看,爸爸,爸爸真上电视了。”
“呦,西装革履,功成名就,难怪我同事对你大加赞赏。”茵茵吃完苹果,让邓启先给倒水。
邓启先笑呵呵的问道:“热闹吧,花了不少钱,请人舞狮,敲锣打鼓的。”
“我也要学舞狮。”喜儿站在沙发上,手舞足蹈地嚷嚷着。
茵茵被孩子夸张的模仿逗笑,一把抱住他说:“我儿子不学这些,要努力读书,考清华北大。”
“不,我要学舞狮,以后爸爸上电视,我就帮他舞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