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誉旭日 作品

第十三章(第3页)

大城市就是热闹,生活也方便,能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在城市里呆久了,再也不想回农村,晚上乌漆嘛黑的,稀稀落落的灯火,更突显农村的寂静与落寞。大学四年,出来工作也两年,少华已经习惯了这种城市生活。他不敢想象,假如有一天在粤州待不下去,要回到玉城市那种小山城,会是怎样的境况。这也是他觉得比少东好的地方。玉城市太落后了,清汤寡水的生活不适合他。虽然他现在也过着清水活田螺的日子。人就是这样,总会有这种迷一样的自信,时不时会冒出地域的优越感。即使这种优越感毫无根据,也会深信不疑!

情人在一起,总是喜气洋洋。在繁华闹市,霓虹璀璨的夜晚,少华和建萍谈笑风生,边品尝美食边漫无边际地聊天,聊工作的趣闻,聊同事的关系。他们对工作,对生活都是满腔热情。

美食不单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缓解心情。少华因为帮助同事而把筹备婚礼的钱赔进去的愁云慢慢消散,建萍脸上又露出了活泼开朗的笑容。年青就是好,很多事都能看得开,目光永远向前看,不会被眼前的琐事所羁绊。

一顿美食就能把建萍的坏心情治愈。少华既欢喜又心痛。作为男人,不能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一个她想要的美好婚礼,是不可原谅的。他又想到了特使说的话,炒股很不错,每天第一时间就是计算又赚了多少,又幸福又刺激。少华决定也搏一下。

“我想,也试一下炒股。”反复斟酌后,少华说出自己的打算。

建萍很惊讶,停下说笑,问他:“你不是一直都喜欢踏踏实实工作,不喜欢冒险的吗?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其实也没多大风险吧,投资少点,试一下水也不错。”

建萍沉默了。安静地喝着椰汁,好一会才说:“你想投多少?”

“两千吧。”

“两千?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建萍不敢相信,盯着少华看。

“嗯,就试一下,一跌我就抛。”

“这样还好,千万不要恋栈。”建萍提醒少华。

“嗯嗯,我知道的。”

两个都是股盲。没想到,抛也要有接盘侠才行。

“你知道要买什么股吗?你还有钱吗?”

“这个可以向特使咨询。钱的话,可能……可能不太够。”少华没了底气,说话的声音都变小了。

“你是想……让我出?”

“哦,不是出,是借……呃,也可以说是你先出钱,赚的钱全归你。”

建萍莞尔一笑,说:“说话都不利索。但愿如你所说,真能赚到钱才好!还缺多少?”

“我手上的自由资金不多……这个,就三百多块吧!”少华爱面子,绕了一大圈,其实意思就是只有三百多块。还掉书袋,引用工程管理的中术语。

建萍皱了一下眉,说:“不是不可以给你,只是过完年后,弟弟妹妹又要交学费,家里要用钱……你赚钱才好哦。”

“那是当然的事,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总要试一次才心甘。”

少华心里已有打算。离放假还有一个多月,过年前有两个月的时间,若股市真如特使说的那么好,就有钱给建萍买戒指了。

吃完饭,建萍到银行取钱,郑重其事地交到少华手里,说:“希望真如所愿,一买就涨。”顿了顿又说:“辛辛苦苦挣的钱啊,还没捂热,就给你了,心疼。”

少华笑了笑,心里也没底,心中又有执念,不试一下总不甘心。

“放心吧,我会谨慎投资的。”最后少华只能尽量安慰建萍。

人生第一次投资,诚惶诚恐,既兴奋又害怕,更多是害怕。拿到钱的少华不敢莽动,先打电话给特使,咨询他什么叫炒股,买什么股票好。

特使听说少华也要炒股,开心地说:“兄弟,你终于开窍了。按现在的市道,板砖都能飞上天,赶快上车就对了。”

“能解释一下,怎么炒股吗?”

“这简单,就是低进高出。打个比方,就像贩菜,五毛钱一斤进货,一块钱卖出,赚差价。不过你要有眼光,看准哪种菜更受欢迎,受欢迎的当然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特使这么解释,少华就明白了。老家隔壁就有个邻居是种菜卖的,当令新鲜的蔬菜一般都卖得比较贵,说明时机很重要。他想了想,又追问道:“你现在比较看好哪几种股票?”

特使想都不用想,脱口而出,一口气说了几个板块:银行、食品饮料、药品、有色金属还有房地产。这几样升值潜力都很大。

少华反复琢磨了一会,下不了决心,干脆说:“这么多,花多眼乱,你就直接说你买什么吧,我跟你算了。”

“你准备投多少?”

“两千……”

“两千?”电话那边沉默了,好一会才说:“好歹也投一万吧!”

“刚开始,谨慎点好。”少华不想说没钱,那样太没面子。况且两千也不算少了。

“好吧,保险点,你就投银行和有色金属吧。”

“好的,就听你的了。”

懵懵懂懂,怀揣发财梦的少华就这样一头闯进了股市这个领域。初尝股海浮沉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