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阵风从长安吹拂

  “都是兄弟,别跟我客气,这些丸子都有我灵力加持的,吃了以后就可以恢复气血了。”

  告别了絮絮叨叨,还在往他怀里塞“特制肉丸”的章百。

  叶响牵着乖巧的莲儿,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阳光有些刺眼,门外也并非他所预想的长安城,而是一处僻静的山坡。

  木屋建在山坡上,远处还能看见些蜿蜒的亭台楼阁。

  自己竟然还在皇城深处?

  刚走出几步,叶响的脚步便顿住了。

  门外是一方收拾得颇为干净的小小庭院

  石桌石凳,几丛耐寒的翠竹在微风中摇曳。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石桌旁坐着的那个人。

  他穿着一身布衣,国字脸,头发也已花白大半,身形却格外挺拔,正是大献天子——献帝。

  此刻的他看起来比叶响初见时苍老了几分,恐怕是在与忘道人一战中伤到了本元。

  他正慢悠悠地提着一把紫砂小壶,为自己面前的杯中斟茶。

  氤氲的热气袅袅升起,姿态闲适得仿佛只是邻家一位普通人。

  莲儿好奇地眨了眨眼睛,躲在叶响身后,探出小脑袋张望。

  看到叶响出来,献帝抬了抬眼,脸上露出温和笑意,指了指对面的石凳。

  “书接上回,话说那叶师傅从睡梦中醒来,刚走没几步,便遇到了他的一位故人……”

  不等他说完,叶响便已经一屁股坐在了石凳上,格外默契地接道。

  “你说得那位故人,指的是知了,还是徐如卿,我认识的他,反正不会是陛下您。”

  被叶响出言一怼,献帝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当初隐瞒身份之谜确有苦衷,叶师傅若要怪罪情有可原,但我要说明的是,于你,于我,我都是那个知了,希望你也不要把我当作所谓的献帝。”

  叶响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自顾自说道。

  “陛下日理万机,长安城经此一劫,百废待兴,怎会有空在此处……等我?”

  叶响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他不会因为献帝三两句就彻底卸下心防,毕竟此刻两人身份已有不同,徐胤乃是一国之君,处事定有帝王之道,他并不认为对方会在此时无缘无故找上自己。

  献帝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抿了一口,才缓缓道。

  “日理万机?那是以前了。我老了,也累了。”

  他放下茶杯,目光投向庭院外隐约可见的长安城轮廓,眼神复杂。

  “我爱子如卿,在章医仙妙手回春之下,恢复得比我预想的好得多,筋骨强健,精力充沛,正是当打之年。朝中那些繁杂事务,我都已尽数托付给他和冻死鬼将军了。”

  叶响默默听着,心中了然。

  献帝所为,恐怕是当下最适合长安的最优解。

  长安刚历经大灾,若是由许久未露面的“疯王”献帝重新执掌,只会引得民怨沸腾。

  他的风评在大皇子、二皇子以及国师忘道人的影响下已经难以挽回。

  而此刻,长安城就像是个新生的婴孩,正处于最脆弱的时候。

  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新的领袖。

  于是,献帝选择退居幕后,让在朝中本就有着深厚口碑的冻死鬼将军坐镇,辅佐徐如卿推行安息之法。

  献帝说着,又顿了顿,目光转回叶响。

  “至于那些趁乱作祟的牛鬼蛇神……”

  献帝的语气陡然转冷,眼中掠过属于帝王的厉芒,“青玄宗见势不妙,早已紧闭山门,龟缩不出。玄阳教,更是将长安城内的分坛撤得干干净净,溜得比兔子还快。”

  他放下茶杯,手指在粗糙的石桌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轻响,道:“清算不急于一时。长安百废待兴,我……不,是朝廷,首要之务是恢复元气,安抚黎民。这笔账,总会一笔一笔,算得清清楚楚。他们跑不了。”

  献帝的话语虽平淡,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杀伐决断。

  献帝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些许。

  “经此长安一劫,虽元气大伤,却也如烈火熔金,淬炼出了一些真金。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一些有担当的年轻才俊,也该担起重任了。”

  “六扇门将在冻死鬼将军麾下重建,安仁那小子,耿直刚毅,心思缜密,已被拔擢为教辅,专司缉拿妖邪、整肃法纪之事。死不成……他的骨头够硬,命也够硬,一身煞气倒是块当兵的好料子。如卿已封他为少将军,他手下那些‘死人帮’的兄弟,一并编入红叶军麾下。”

  提到“红叶军”,献帝眼中闪过难得的深沉,“这也算……我为亡妻红叶纪念的方式吧。”

  “至于章百……”

  献帝脸上露出一丝的笑,“那家伙性子太野,冻死鬼也管不住她,就随她去吧。她在东市开了家小医馆,悬壶济世也好,研究她那些所谓‘偏方’也罢,都由她。只是……”献帝顿了顿,意有所指地道,“她所需的那些特殊药材,朝廷以后自会通过特定渠道为她提供,不必再让病人‘自取’了。”

  叶响心中微动。

  献帝口中这轻描淡写的“特定渠道”,背后隐喻的恐怕是献帝重掌朝局后,对那些在动乱中立场摇摆、甚至暗中作祟的势力进行的铁腕清洗。

  那些“药材”的来源,便是这场无声清算的证明。

  帝王的威严与狠辣,即使迟暮,依旧不容小觑。

  庭院里一时陷入沉默,只有风吹过老槐树叶的沙沙声。

  献帝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叶响身上:“至于为何在此等你……叶响,你救了我的命,救了如卿的命,也救了长安所有人的命。”

  “我心里比谁都清楚,那夜朱雀门上的‘叶响’是谁。这份情,这份因果,我若是不亲自来了结,心中难安。”

  “长安欠你的,太多了。”

  “朝廷颁下的那道追杀令……我知你委屈,这道令,暂时无法撤销,至少在明面上不能。它不仅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的一块石头,更是……一道护身符。”

  叶响默然点头。他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