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泉 作品

第二千四百七十二章 猴头菇,林蛙和巨蟒

  第二千四百七十二章猴头菇,林蛙和巨蟒

  戴红旗诧异地向着那只苏门答腊虎所在的方向看过去,立即看到了一幕诡异的画面。

  只见苏门答腊虎前面的大树树干四米高的分叉上,一颗人头出现在那里。

  这个人头上,黑白相间的头发随风飘扬。

  人头的下面是一根长长地藤条,藤条下面是飘舞的树藤叶子。

  猛然一看,这就是一个人站在半空之上,趴在树木上吞食着什么东西。

  这景象,有些吓人。

  要是在黑暗中,猛然看到这么个东西,保准会将魂都吓出来。

  戴红旗愣了一下,再次仔细地一看,不由得笑了,没想到,这老虎居然找到了一个蘑菇。

  没错,这个人头一样的东西,确实是蘑菇!猴头菇!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所以这个猴头菇看着像是一个人脑袋。

  眼前的猴头菇上的那些黑色和黑褐色的东西,那东西叫树锈。

  在远处看起来很难看。

  因为野生猴头菇是长在树干上,根部和背面紧挨树皮。

  树皮潮,所以猴头菇的背面和根部,会有一层黑褐色物质,叫树锈。

  吃的时候,需要用水泡开后可以刮掉,或者揭去这薄薄的一层。野生猴头菇长在树干上,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吸收老树的汁液长大。

  通常由山民采摘、太阳下晾晒。

  虽然这棵猴头看起来不好看,但猴头可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

  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

  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

  一般猴头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

  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

  不过,眼前这个猴头可是比起人的脑袋还要大得多。

  她直径超过三十厘米,算是猴头菇之中的大个头了。

  这样的猴头菇可不多见。

  也就是在这种深山老林里面,而且是在国外,才能见到。

  如果是在国内,就算在深山老林里面,也不会留下这么大的猴头菇。

  就是因为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所以,这东西在国内,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进入深山之中采摘。

  猴头菇进入人们的饮食生活由来已久,“民皆好啖猴头羹,虽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曰:宁负千石粟,不愿负猴头羹。

  民间谚语,“多食猴菇,返老还童。”

  相传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经有人采摘猴头菇食用。

  但是由于猴头菇的“物以稀为贵”,这种山珍只有宫廷、王府才能享用。

  外界只知道猴头菇是珍贵食品,对它的有关特性及其烹调方法都不清楚。

  有关猴头菇的记载,较早见于370年前明代徐光启,书中仅仅列有“猴头”的名称而已。

  再有清宫的猴头菜肴,并盛赞其味鲜美,该书还具体介绍了烹制猴头菇佳肴的炖、炒二法。

  近代以来,关于猴头菇的记述仍少。

  20世纪30年代,曾提到,鲁迅本人吃过他挚友曹靖华赠送的猴头菇,也是赞美它“味确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