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泉 作品

第二千四百七十二章 猴头菇,林蛙和巨蟒(第2页)

  这里说道鲁迅,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

  一家三口在家里吃饭。父亲看着孩子提问,鲁迅是谁。

  孩子迅速回答,鲁迅,名鲁达,浙江周树之人。父亲和母亲当时目瞪口呆!

  好了,言归正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对野生猴头菌的驯化和推广人工栽培,市上供应的猴头增多,这个时候,这种山珍才渐渐进入人们的筵宴,并成为某些菜系的名食。

  所以,一般人吃到的猴头,差不多都是人工培植的。

  这种纯野生的,肯定是不多见的。

  这个不多见,自然不包括戴红旗!

  他之前在西南横断山脉深处,可是找到了一片树林,那片柞树林的树木上,长满了猴头菇。

  那些猴头菇,全都被他收进空间。而且,他往空间收取了许多的柞树。

  现在,他的空间的柞树林中,长满了猴头。

  空间中的猴头,比起眼前的这个还要大,而且,空间中的猴头菇上,很干净,没有树锈。当然,猴头菇也不是只能吃,它还能当做药材。

  猴头菇作为食材,是美味菜肴。

  同时,猴头菇也是药材,用猴头菇这一药材制成的药品叫猴菇片。

  猴头菇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具有养胃和中的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

  另外,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对猴头菇多糖的药用功效概括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

  现代人多怕死,只要是提高免疫力,能够抗肿瘤的都是好东西。

  更何况猴头菇还抗衰老、降血脂。

  可以说,猴头菇把能够治疗的几种常见病,全都包括在内了。

  这样的好东西,自然受人追捧。戴红旗自然也喜欢猴头菇,尽管他空间中猴头菇无数,但是发现了这么个野生的,他也是心中欢喜。

  不过,有猴头菇的地方,不可能只有一个的。

  戴红旗四下查看了一下,选定了一个方位。

  他回头一看,立即又在其他一些树上,发现了一个猴头。

  他走到另外一个方向,再次校正方位,又接连发现了两个。

  戴红旗刚才用的方法,是一些采集野生猴头菇的老人之中流传的。

  时间长了,采集野生猴头菇的人发现,猴头菇有个非常奇特的生长规律:远程成对而生。

  也就是说,你看到一棵树上有只猴头菇,看清楚它的朝向,往相对的方向仔细看,在不远处的树上,必定还能找到另一只猴头菇,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戴红旗刚才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不过,戴红旗后发现的这三个猴头的个头,都不如苏门答腊虎发现的这个大。

  当然,这样的发现也算不错了。

  这才是正常的,毕竟猴头的生长条件算是苛刻,野生的十分少见。

  野生猴头菇多发生于森林不太稠密,空气较流通,湿度较高及20c左右的环境条件。

  猴头菇的生活史从孢子萌发开始,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体,但不能形成子实体。

  只有两种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通过异宗结合后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双核菌丝,此时菌丝组织化,最后形成子实体。

  所以,每一个猴头菇的出现,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戴红旗没有采摘猴头菇,而是连同树木一起收进空间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