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知道什么叫强大了吗?
“他们怎么了?”
“不知道啊!”
“临阵跪地,不会是要投降吧?”
“看着像是在进行祈祷。”
关于祭祀文化,诸夏文明跟其他文明一样,很早之前就出现了。
祈祷这种行为,拥有宗教的文明都会干。
只是,晋人在临阵会祈祷,算是第一次被吴人所知晓。
同样的事情,吴人或晋人在战前都会做,比如说让巫进行占卜,得到的结论一定相同。
“我们杀上去吧。”
“杀啊!”
吴国的三百勇士,有一个人带头,其余人被带动,蜂拥着朝正在战前祈祷的晋人发起冲锋。
那一瞬间,知道怎么回事的围观者无不哗然。
“他们要倒霉了。”华元尽量不将幸灾乐祸表现得太明显。
向戎挽着胡须,说道:“是要倒霉了。”
列国的人,他们讨论的话题跟宋人差不多。
即便是楚军,他们也不会在晋军战前祈祷阶段进行干扰,别说是全军展开冲锋。
这是因为楚军吃亏相关的苦头,也就是吃苦头之前的楚军不知道干扰晋军进行战前祈祷,将带来什么后果。
那干扰晋军进行战前祈祷会有什么后果?
正在进行战前祈祷的楼氏私军,他们看到吴人在自己祈祷的时候发起冲锋,先是感到一阵错愕,随后加快祈祷的速度,站起来之后一个个精神气陷入狂化。
晋军的战前祈祷也是宗教文化的一部分。
知道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不好惹吗?反正某些狂热份子要算其一。
“杀!!!”
出战的晋军却不是一窝蜂往前冲。
他们以战车打头,缓速向前推进中加速,随后变成驰骋。
吴军也有战车,只是数量比较少,并且由于缺乏集体意识的关系,很多步兵在冲锋途中超越了战车。
在进入弓箭可及的射程之后,晋军一方战车上的弓箭手率先射箭,针对目标当然是吴军战车成员。
随后,第二批射箭的是携带弓的晋军,分别是甲士与专职弓箭手。
晋军射了两轮才轮到吴军用弓箭反击。这个是吴军使用竹弓,由于制作弓与矢的工艺限制,确实是射程比较短。
因为射箭的时间差距,他们还是在互相冲锋的状态,晋军射了三轮箭,吴军只是射了一轮。
射了三轮箭的晋军,他们给吴军造成约四十人左右的死伤。
一百三十人射三轮箭,一共杀死杀伤四十人左右。射四百支左右的箭矢有那样的成果,讲事实就是不算少了。
吴军射出一轮箭矢的数量约是近百?给予晋军造成的伤害只有个位数的伤员,并且伤势并不严重。
那是吴军的箭矢命中目标也是前方的甲士,只有一些靠得比较近的弓箭手被命中。
两边的战车刻意针对,第一轮交锋之中,吴军仅有的四乘战车被全歼。
那是晋军弓箭手和出战的六乘战车,他们一致针对冲在最前面的吴军战车,一共有三十六名弓箭手针对四乘吴军战车,平均九名弓箭手针对一乘吴军战车,每名弓箭手起码射了三轮以上,三十支箭前后针对。
射箭嘛,距离越近肯定就越准。
吴军的战车是用牛来拉,速度比用马拉慢了许多。他们的战车看着也落后于中原列国,车组成员并未披甲,靠近晋军十步以内之后,车组成员就被晋军弓箭手点名全部射倒了。
战车组在一开始就被全歼,引发了一种很直接的结果。
晋军的战车组没有了牵制,尤其是吴军冲锋期间不存在队形,狂奔的战车完全有足够的空间和速度用来横冲直撞,车组成员的车左更是能够一再用长戈收割吴军士兵的性命。
后面跟上的晋军,甲士级别的队伍位于最前方,他们与零散冲上来的吴军正面撞上,不是用盾击拍飞撞上来的吴军士兵,便是用手中短戟刺穿吴军士兵的身体。
在旁观者看来就是,吴军无序地冲上去,然后像是海浪拍在礁石上成了碎片。
“吴军是怎么打赢楚军的?”齐君环当然也到场观看,亲眼看到吴军四乘战车一个照面就被全歼,后续冲上去的步兵没有给晋军造成任何杀伤就全部倒下。
高固目不转睛地看着交战场地,说道:“听宋卿(华元)说,吴军是趁楚军主力北上偷袭,占领空虚的‘巢’地劫掠一番就撤军了。”
齐君环“哦”了拉长尾音,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那所谓的吴军战胜楚军,便是吴军根本有楚军正面厮杀,去楚国劫掠一圈。”
“应该是有一些厮杀,比如几十个手持利刃的吴人欺负一个空着双手的楚人?”高固猜测道。
齐国想要拉拢秦国,很了解秦国是怎么在晋地无恶不作,压根就不是军队之间的较量,属于有组织欺负普通黎庶。
他们会看似在嘲讽吴国,主要是上阵的吴军表现非常不堪。
那种不堪是在晋军与吴军开始大规模接触,展开正式交锋的两边,晋军撞上吴军就摧枯拉朽,吴军连抵挡晋军一个呼吸都无法做到的情况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