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哪有绝对的顺心如意
话说,晋君周不该是南下了吗?怎么会出现在楼氏府宅。要南下的队伍确实是已经南下,队伍在周王室境内进行逗留,雨季来临前晋君周返回“新田”了。
“新田”距离周王室境内并不是太远,等雨季结束过后,晋君周花上四五天就可以再次跟南下队伍会合。
而晋君周之所以返回“新田”的原因是,他的老师正在以死相逼,闹得他必须进行逃避。
单公朝死不死,反正别是被晋君周逼死就行。
作为弟子的晋君周,天然在某些事情上不占道义,与其背上逼死老师的不名誉,逃跑反倒是不算什么。
单公朝的以死相逼倒是让晋君周意识到周王室正在尝试临死反扑,回到“新田”跟楼令进行必要的商议。
周王室肯定会有动作,只是他们的动作太过隐秘,暂时没有让晋国君臣找到明显的线索。
只不过,清楚有那么一回事,讲实话就是周王室正在干什么不会太难猜。
有实际线索跟猜测是两回事。
有线索就是代表存在证据。
猜测只是一种猜测。
恰好有很多列国的贵族来到“新田”这边,十分便于晋国君臣进行观察,相信不用多久就可以搞清楚怎么回事。
这不,先有公子侨过来,后面孙林父也来了。
连续出现两个人,很难不让晋国君臣认为还会有列国的人过来。
孙林父认为公子侨说得一点没错,参与聚会又让晋国列上名单,人人都是冢中枯骨。
那是晋国的君臣很小心眼,一旦发现谁要对自己不利,通常会选择先下手为强。
如果作为晋国的敌人却是反抗成功?不用着急进行恭喜,很快晋国的下一波打击就会到来。一次搞不定就继续下一次,还会随着对方的抵抗增加打击力度,直至将抵抗的一方打得屈服或是消灭。
来到晋国的人,他们要是只针对立法项目,属于就事论事的范围,惹到晋国的权贵也只是自己倒霉,不大可能涉及到国家的层次。
那当然还是因为晋人很小气,爬上晋国高层的人无一不是性格霸道,哪怕知道自己犯错也要先甩挑错的人几巴掌,后面再自行改正错误。
要是熟悉两汉的历史,尤其是对西汉的历史很熟悉,会发现他们是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生态的加强版。
“这个年纪轻轻的公孙侨,他胆子可真是大啊!可是……,太胡闹了吧?”孙林父认识子国,印象中的子国是一个性格很软弱的人,没有想到性格软弱的子国会有公孙侨这么彪的儿子。
有了公孙侨先来找晋国高层告密……,直接评价那些人是冢中枯骨,不是一种告密又是什么?直接了当地告知晋国君臣一个信息:正在发生的聚会是在谋算晋国!
公孙侨只是郑国众多公族之中一个不起眼的公孙,没有那个资格从任何层次来代表郑国,怎么就敢干出那样的事情呢?
尽管不是那么理解胆子从哪里来,孙林父至少品懂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孙侨所在的家族,他们要在郑国内部开始发力了。
“子国一定跟我的看法一致,认定吃再大的亏也只能交好晋国。我身为执政被一帮虫豸耽误,他们在郑国无权无势,只能是获得某位大臣的看重或支持了吧?”孙林父更多的是倾向于子国在郑国危难时刻想站出来,可是猜错了。
史书上的子国有不少篇幅,标签却是公子侨的父亲,本人没有什么功绩。
公子侨就是子产,他不但在郑国成功实施变法,并且使得郑国得以再次中兴。
后面时代的人,他们视子产为法家的先驱之一,还给了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称号。
公子侨自己争取到了郑国执政子孔的欣赏,连带子国也成了郑国六卿之一的司马,直接让子国从小透明变成位高权重的高层之一了。
子国突然间获享高位不是能力多好,压根就是子孔太过欣赏公子侨,等于子孔在为公子侨铺设政治通道。
六卿的存在并不是郑国效仿晋国搞出来的制度,实际上列国也有卿位,只是权势来自卿位,不像晋国是因为卿大夫的家族太过强大。
各个国家的卿位数量并不固定,通常执政、司马、司徒、司空、令正、少正便是卿位,有些国家的卿位是世袭,也有国家的卿位不是世袭。
世袭模式的话,一定是那些家族实力太强,变成国家离不开那些家族,不是那些家族非得背靠国家不可。
晋国这二三十年之间,便是从卿位的非世袭在向世袭进行转变。致使这种格局跟君权衰弱有关,更大的原因则是有些家族的壮大速度太快了。
没有错,时间走到当下的阶段,完全是晋国需要家族实力强大的人坐在卿位上,不是那些实力强大的家族之主需要卿位。
如果实力强大的家族之主不是卿大夫,那么他们就是在圈子之外,其他人就要害怕桌子会不会被掀翻。
可以理解为:不是五常需要联合国,而是联合国需要五常就行。
事实上,即便是实力强大的家族对失去卿位没有意见,由实力不足的人坐上卿位,结果对外战争却因为某卿大夫的实力不行而导致战败,届时可不止是到底尴不尴尬那么简单了。
晋君周先跟士匄对视,随后又跟楼令对视,闹不懂求见之后得到接见的孙林父怎么就进入发呆状态。
在今天,晋君周过来楼氏府宅不是临时起意,他本来就跟翎姒约好要出城踏青,跟士匄碰巧遇到了。
只是楼令在的话,打过招呼就会让晋君周带着翎姒出城。
多加一个士匄在场,肯定不能让晋君周说走就走啊。
君臣三人刚刚坐下喝茶闲聊没有多久,大概也就是坐下不到一刻钟得到公孙侨的求见。
等公孙侨离开约半刻钟之后,后一脚孙林父给来了。
得到接见的孙林父坐下只是讲了半句话,后面约一刻钟的时间之内全程在发呆。
“据我所知,孙林父的状况很不好啊。”士匄没有取笑的意思,一脸感慨地往下说道:“生在卫国是他的不幸,换作其他国家,一定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