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 作品

第782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

抱歉,容我再调整几天。..................

弱国的悲哀便是没有拒绝的资本,任何时代皆是如此。

孙林父失魂落魄离去。

晋国卿大夫再一次展现霸道,实际那么做的士匄却是有不妙的感觉。

现有华元代表宋国到处串联,后面认为自己应该当周天子忠臣的鲁国高层意图明显,围绕着晋国所展开的阴谋正在发酵。

“明确是有那种趋势。”楼令所指的事情是反晋联盟。

过来楼氏府宅的士匄沉声说道:“我们早就预料到这种局面了,不是吗?”

晋君周已经离开“新田”在前去与南下队伍会合的路上。他明确知道自己的任务,那便是用可行的方法拖住楚国。

那个是发生在“新田”的诸多事情,使得形势变得更加明朗,作为一国之君的晋君周需要承担起的重任。

晋国与楚国断断续续打了数十年之久,双方都将对方视为最强劲的对手。

由于实在是对立的时间太久,只要一方没有心服口服,激烈的竞争就不会停止。

那种惯性之下,实际上就是一方心服口服也很难让对方放下心里的戒备,更想着要彻底消灭对方才算完。

这样一来,晋国和楚国没有彻底分出胜负,只有崛起另一个强国,逼得晋国或楚国更加危险,才有可能让他们放下对立,乃至于联合起来针对那个强国了。

近些年来的楚国连续遭遇到重创,楚共公也公开去掉王号,使得楚国陷入了明显的颓势。

事实上,要不是那样子的话,楼令的目标仍旧是取代周王室,可是一定需要在压制楚国后才敢执行。

在提出取代周王室的目标并执行之前,楼令也知道即便楚国陷入颓势,列国一样会推举楚国成为反晋同盟的盟主。

那是很现实的事情,楚国即便是陷入衰弱期,至少他们曾经站在与晋国交锋的第一线,地位就摆在那里。

别说陷入衰弱的楚国就是比多数国家强大,地位加实力的双项结合,想不被认可就很难。

那就很尴尬了啊。

不是什么尴尬,主要楚国对周王室干了“问鼎轻重”的操作,闹到最后却是变成要保卫周王室,特别是之前被晋国揍得去掉王号重归宗周体系。

担任周王室庇护者的晋国转为要取而代之。

明确要取代周王室的楚国转换立场保卫周王室。

不够戏剧化的吗?

当然了,齐国一定会跟楚国争一争。

只是吧?出于众多原因的考虑,宋国和鲁国都会站楚国一边。

宋国选楚国除了实力之外,最大原因是双方实际接壤。

鲁国大概就是单纯不爽齐国,才会选择让楚国当老大。

“他们要联盟,一开始必然会声势浩大。只是,我一点都不看好他们的联盟。”楼令可不愿意承认自己轻敌了。

“啊?”士匄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楼令笑着说道:“你想一想啊,楚国一直试图吞并宋国,他们交锋的时间远比我们与楚国的交锋更久;齐国和鲁国是什么样,可能只有鲁人彻底跪下才会让齐人满意。”

士匄不得不承认楼令说得对。

比起晋国与楚国的交锋,宋国在抵抗楚国的入侵方面更加残酷与血腥。

宋军据城而守的历史中,不止有一次被楚军逼到吃人坚持困守的战例。有些时候是楚军认为打不下主动撤军,更多的时候是宋国得到外援迫使楚国撤军。

“我不知道是不是华元力主,还是宋国君臣的意志。高层可以忘记过去的仇恨,他们也能够忘记我们给予的恩惠,其余宋人既要与我们为敌,又要跟楚国成为盟友,我不相信他们的思想不会出现混乱。”楼令说道。

人有惯性。

国家也会有惯性。

人的惯性更倾向于惰性,也就是很迷恋舒适区,不敢轻易跳出原本的舒适区。

国家的惯性体现在旧有思维,真不是领导班子想怎么样,全国上下立刻随着指挥棒走。这样就很考验国家高层的智慧和办事能力了。

实际上,上面提到过了,不是出现第三方,第三方又绝对强横,真的很难让长期交战的两方势力暂时放下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