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 作品

第789章 截然不同的反应(第3页)

背景当然是卫国和宋国都对曹国有领土野心,尤其是卫国和宋国已经有过实际的入侵行动。

曹国现任之君名唤负刍,他之所以亲自迎接楼令,出发点是晋国的卿大夫位比诸侯,同时晋国现在是由卿大夫阶层在做主。

不是说了吗?卫国和宋国都对曹国有领土野心,曹国先后都被卫国和宋国入侵过,每一次都是晋国制止才让来犯的敌军退兵。

知道现在是谁说了算,再加上有楚共公率先公开认可晋国卿大夫位比诸侯,曹君负刍出迎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而曹君负刍能够坐稳君位,其实就是由于晋国的大力支持,要不然他可是杀兄上位。

只是,曹君负刍的杀兄上位跟原历史的背景不一样。

原历史上,曹宣公应晋国的邀请前去参加“麻遂之战”,随后在跟秦军交战中被流矢所杀,曹负刍得知父亲曹宣公战死就杀掉储君兄长自立为君,遭到列国的排斥要进行讨伐。晋国鉴于曹负刍曾经为晋国在战场立过功的关系选择淡化,后面曹负刍也就一直坐在曹君的位置上了。

在楼令的这个版本,曹负刍也杀掉了作为储君的兄长,只是他是一种被迫反击。

合理吗?挺合理的。

闹到兄弟相残,不一定是曹负刍为了夺取君位,可以是两兄弟本来就矛盾挺大,要不然作为公子的曹负刍不坐上君位也能享受荣华富贵。

然后,曹负刍坐上君位,只有另一位兄弟公子欣时强烈反对,后面公子欣时也因为曹负刍承认错误接受事实,其实从某种层面展露出曹负刍与储君兄长很难分清对错的一面。

“晋卿怎么来到寡人这边了呢?”曹君负刍已经很苍老,看上去行动比较不便利的样子。

曹君负刍是真的感到困惑。他既不知道楼令临时改变路线,也不了解楼令要去杞国的事情。

“要前往杞国,顺道过来拜访曹侯。”楼令稍微顿了顿,看向曹国储君滕,接着往下说道:“这位便是贵国储君吧?”

并不是楼令见过曹国储君滕,单纯就是碍于周公旦制定的规矩,不同身份在一些装饰品上面有明示。

例如说,爵位不到一定等级,使用的玉品质上存在区别;玉又会有很多雕刻的花样,从完全不同的造型,再到花纹上面的等级。

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使用玉饰,各种造型和花纹都有明确的等级观念;到后面的朝代,一样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佩戴何等款式的玉饰啊。

讲道理,曹君负刍自己来也就罢了,怎么还带上储君了呢?肯定是刻意为之的。

“寡人已经老朽,恐怕将要不久于人世,特地带滕来与晋卿见面。”曹君负刍表达得很直接,意思就是希望楼令在之后可以多照顾曹滕。

生病的曹君负刍当然有向楼氏求医,想来是接受了诊断的结果?他在曹国应该已经为曹滕铺好了路,亲自来迎接楼令也是铺路的一部分,既是让楼令记住今天的人情。

什么人情?正是一国之君出城亲迎啊。

位比诸侯,终究不是诸侯,对吧?

曹君负刍今天这么干,再一次开启先河,享受这种待遇的人是楼令,可不就要领情嘛。

在曹君负刍的盛情邀请下,一众人来到“陶丘”这座曹国的都城。

尽管是都城的级别,城池并不显得多么雄伟,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只有它的占地面积达到周长六里。

当前的曹国,举国上下的人口,哪怕是将奴隶算在内,绝对不会超过十万。

曹国并未有过辉煌,过去的人口绝不会比当前更多。

这样一来,作为曹国都城“陶丘”的城墙只有七米的高度,看着还是不经常修葺的样子,得说就挺合理的。

如果不知道“陶丘”是曹国都城的人,他们只会将“陶丘”视作很寻常的一座城池。

楼令离得远的时候,看到“陶丘”的城墙竟然有几个豁口,善意地提醒道:“曹侯,近来多变,动荡亦多,及时补上城墙缺口啊。”

曹君负刍虽然不清楚当前天下局势动荡,但是不代表人蠢,应道:“寡人即刻下令。”

需要晋国的中军将来特别提醒?曹君负刍其实想到的是楼令提前收到了什么风声,有可能是卫国或宋国又要来入侵。

曹国作为一个小国,全国也就四座城池,跟接壤的哪一个国家开战,瞬间就要打成都城保卫战,很难不让曹君负刍在受到预警之后上心。

入城之后,楼令所能看到的就是遍处的茅草屋,倒是看到城墙百米之内没有建筑,能够得出曹国君臣有最起码得忧患意识。

现在茅草屋才是主流,无论城池内或各处村庄都是。

城墙附近不存在民居,建筑物尽可能减少,乃至于完全没有,不光是避免战时出现平民死伤,跟保持守军活动通畅,以及避免敌军射火箭导致出现大火,关系上要更大一些。

历史上明明内忧外患,各座城池在城墙极近位置充满各种建筑物的朝代,大概只有南宋和北宋了。

他们也吃够了相关的苦,很多城池陷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违章建筑,偏偏前面出现教训,其余城池仍旧不拆掉伪装建筑。

那绝对不能怪两宋的守将,他们比谁都想拆,要命的事情是违章建筑要么是文官庇护,不然就是勋贵庇护,甚至干脆就是赵怂官家的产业。

两宋守将打赢了守城战,由于守城期间拆掉违章建筑,事后被整死的例子可不算少啊!

春秋时期的城池都有其规格限制,侯爵国的都城周长就是六里,像是其它贵族筑城顶多就是周长三里。

只是……,其实已经有不少贵族不拿限制当回事,导致近数十年新筑的城池,周长到底有多长全看地理限制了。

“啊?”曹君负刍听说楼令要去杞国,联想山东那边正在发生的事情,主动询问道:“需要寡人派军同往吗?”

这这这,路一下子走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