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心慌是正常的

摒除天灾之外,个人或国家其实不存在意外,一切都是平时积累下来,到了某一个时间段必然发生的注定之事。一个人到了老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积蓄,是一时间造成的吗?绝对不是。他可以是很努力,没有发生过大灾大变,问题就是赚不到大钱而已。

一个国家变强或变弱,其实都是取决于本来的基础,有那样的基础才能图强,同样有那个基础才有资格变弱。

所谓的基础,便是一个国家的疆域面积以及人口数量。

拿诸夏来说,原本就是大河流域的一个部落,同一时代较为争气,实现了一再的扩张。他们的积累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遗产,必然使之族裔在面临新的竞争之时,有更多的底蕴去进行应对。

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只要新朝争气拿回前朝的原有版图,一样可以比周边国家在疆域的面积上更大,治下的人口有一定的数量,但凡新的领导班子不差,稳定下来注定会是一个强国。

那些都是华夏先民的积累,其他异族顶多只能嫉妒。

楼氏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简单就是因为晋国的实力摆在那里,并且允许外姓跻身高层。

晋国的实力怎么来的?一样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

当然了,换作楼令魂穿到其他国家,仅是作为外姓就将决定无法获得大权。没有来自权力的加持,谈什么崛起呢?

杞国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国家,可是改朝换代发生了两次,注定不会是作为“版本之子”了。

到了当下,杞国君臣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们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住国祚,其它并不多想。

而杞国能否保住国祚,他们知道跟自家的实力无关,更多是取决于强国的安排。

在那种清醒的认知之下,杞国君臣会尽心尽力对楼令进行配合。

“两个‘旅’够吗?寡人省衣节食,或可支应四个‘旅’的粮秣。”杞君姑容知道楼令已经快要离开,抓紧时间来为杞国争取更大的安全保障。

楼氏之前就在杞国驻扎了一个“旅”的私军,按照杞国君臣的理解,楼氏的这一个“旅”驻扎在杞国,本身就是为了对他国起到恫吓的作用。

晋国一个“旅”的编制是包含二十乘战车车组成员在内,一共一千五百名的将士。

作为小国的杞国,即便是进行极限征召,顶多也就组建三五千规模的部队。

其实,再加上来自楼氏的一千五百部队,若是齐国或鲁国真的想对杞国动手,外援支援得不够及时,一样无法让杞国避免灭国的命运。

所以才说楼氏在杞国驻扎一个“旅”只是起到恫吓他国的作用。

那是来自楼氏的一个“旅”,而楼氏是晋国的卿位家族之一,并且楼令现在是晋国的中军将。

当世唯一的超级强国,他们的“元戎”摆明就是要保杞国,哪个国家敢轻易对杞国下手?

目前出现了新的情况,鲁国明显想跟齐国组成联盟,他们结盟就是要针对晋国。

杞国本就交好晋国,更是允许楼氏驻军。

齐国与鲁国结盟要针对晋国,不能说放着旁边的杞国不管。他们结盟的第一时刻,有脑子就会以雷霆万钧之势优先解决掉杞国。

杞国只是弱,不代表君臣没有基本认知,肯定希望楼令能够驻扎更多的军队。

“四个‘旅’吗?”楼令本身就想在杞国驻扎更多的部队,只是主动提出来,跟杞国君臣来提出请求,情况是绝对不一样的。

倒不是楼令舍不得支应驻军的后勤,想要杞国承担更多一些。

好吧,其实也有那么点意思。

毕竟,楼氏在对义渠展开家族私战,打得还是堡垒推进模式,耗费方面讲事实是挺大的。

别说楼氏要进行积累,好在晋国下一轮国战挑起重担,更是需要节省每一分的资源。

“齐国的用兵规模已经超过八万?想来鲁国不会再遵守旧俗,用兵规模一定会超过三个‘军’。”杞君姑容很难没有危机感。

《周礼》的制度之下,一个满编军团便是一万两千五百名将士。

齐国的用兵规模是超过了八万,只是仍然只有三个军团的编制,其余参战人员则是辅兵的用法。

怎么说呢?直接说就是,重要的战斗仍然是正规军去打。其余人员只参与不那么重要的战斗,平时干搭桥铺路以及安营扎寨的活。

齐国这种使用正规军之外的辅兵方式,其实就是大一统王朝的玩法了。

说回鲁国。

很多时候,鲁国连三个满编军团都舍不得拉出来,秉承的就是混日子。

本来鲁国权贵就只用嘴巴强调礼治,轮到他们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多傻才会继续假模假样,肯定是会征召出远超《周礼》所限制的兵力啊。

“齐国瞧不上鲁国。”楼令所知道的事实是,没有几个国家瞧得上鲁国。他稍微沉吟了一下下,说道:“当然,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君上认为四个‘旅’合适的话,那便留下四个‘旅’的兵力。”

杞君姑容立刻露出满脸感激的表情。

“齐国不会跟鲁国结盟?”杞君姑容之前抓住的重点不是这个,请求得到允许,转移了注意力。

楼令真的不是要嘲笑鲁国,讲究的就是一个实话实说:“鲁国在任何一个阵营里面都是拖后腿的存在。”

作为晋国中军将的楼令有资格讲那样的话。

只是小国之君的杞丐只能讪笑。

事实就是那样啊!

实力就是对比出来,甭管谁显得很搞笑,没有证明自己有更强的实力之前,进行嘲笑太容易被回旋镖甩中。

楼令见完了国佐和孟孙南,后面在杞国又逗留了十天,随即启程踏上归国路途。

这一次,楼令并未原路返回。

队伍直接横穿齐国,最后进入卫国来到“棘津”这个地方。

在路过齐国期间,由于是正常的赶路姿态,免不了会途经齐国的城池或村庄。

应该是楼令东进期间没有出兵干涉齐军对莱国的军事行动,更可能是楼令这一支队伍正常靠近城池和村庄,得到了当地齐国贵族的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