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 作品

第800章 君主这种生物都一样(第2页)

其实,站在晋君周的立场,还真是拿回权柄比开疆拓土重要。他要的是安全感,也认为在自己的领导下可以做到开疆拓土。

“寡人怎么会否定中军将的提议呢?”晋君周历来懂得审时度势,笑着往下说道:“在出征当日,寡人会亲自祭祀的。”

对,要是一国之君与大臣起冲突,出征当日不为大军壮威就是一种搞事的行为,乱了人心是其一,也会为出征蒙上阴影。

晋君周那样说,表达的就是不那么赞成,持着看一看的态度,同时会做该有的配合。

本来想要详细讲一讲什么是远交近攻的楼令,他突然间觉得索然无味,稍微说几句就提出告辞的请求。

“翁人这是和寡人起了间隙吗?”晋君周可怜兮兮地问道。

所谓“翁人”就是老丈人。

要是楼令对晋君周恶感满满,不至于说悔婚,只讲一句“君上还未与小女完婚,当不得翁人之称”的话,立马就要让晋君周当场失态了吧?

此时此刻的楼令当然对晋君周有意见,可是不至于连演都不演,说道:“事发突然,君上有所迟疑乃是常理。”

说完的楼令行礼,不等晋君周有什么反应迈步就走。

其他卿大夫面无表情向晋君周行礼,无声告辞离开。

晋君周站在原地看着一众卿大夫离去。

晋国的卿大夫就是权臣,该认知已经是一种共识。

这一次,晋君周只不过是又体会了一下。

“道阻且长啊!”晋君周注视着一众卿大夫离去的背影,心里并不好受。

宫城的门口处。

几位卿大夫登车之前聚了一聚。

“君上什么都不用做,日后可以贵为天子,不是吗?”士鲂都不是在意有所指了。

智罃看着邯郸旃说道:“新军将会征召魏氏吗?”

每一个军团的主将,他们确实能够对任何一个家族发出征召令。

基于有那种权柄的关系,卿大夫出征之前要么是使用默契,不然就先进行讨论。

邯郸旃是很想将魏氏征召到新军,碍于年迈不敢过度刺激魏氏,答道:“攻打鲁国有中军,不用魏氏了。”

同时出动几个军团,保证每一支军团都有强力部队,一直都是卿大夫之间的默契。

智罃听得“呵呵”笑了几声,说道:“那我可要征召了。”

站在旁边的楼令也跟着“呵呵”了两声,说道:“不,你不想征召。”

智罃立马一脸的愕然。

现阶段的智氏不再闹着想从荀氏独立出去,看似中行吴也在公平对待智氏了。

可是,智罃一点都不敢有所松懈。

在楼令曾经表态不对荀氏内部有什么干涉的前提下,智罃很希望能够拉拢到强力的帮手,无疑魏氏就很合适。

“这……”智罃不敢埋怨楼氏旁观,对楼令阻止拉拢魏氏却敢有意见:“上军可能要同时面对两条战线,很需要魏氏在上军的编制里面纳赋。”

士鲂想插嘴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咽了回去。

上军的主将和军佐都是小宗之主,极度仰仗大宗调动整个家族的力量支援。

不是每一个家族都是郤氏。

或者说,不是每一个大宗之主和小宗之主的关系都像郤武子和郤至那么好。

士鲂这边其实担受着跟智罃一样的困扰,害怕大宗的支持力度不够。

智罃怔怔地看了一会楼令,回过神来与士鲂面面相觑。

而邯郸旃的情绪变得前所未有的好。

“不要征召魏氏进入编制。这是我对所有卿大夫的要求。”楼令说完登车,吩咐驭手驾车离开。以往,楼令都是用商量的模式来,采取的是一种以理服人。

这是楼令第一次展现出强硬。

“魏氏得罪中军将了?”智罃问道。

士鲂还真细想了一圈,不是那么确定地说道:“没有吧?”

要说魏氏得罪人,他们先后挂靠不少卿位家族又分离,算不算是一种得罪?

问题是,事后没有卿位家族找魏氏的麻烦啊。

“我原以为中军将会极力支持君上,看起来不是这样。”士鲂算是在点智罃了。

魏氏摆明成了晋君周撬动国内局势的基点,尤其是晋君周刚才对发动国战表现出抗拒。

士鲂不相信智罃看不出来。

结果怎么回事?

智罃明明知道怎么回事,想着拉拢魏氏。

“我说得没有错啊?上军的战斗力需要得到保证。”智罃是真的认为公事和私事都得到兼顾。

士鲂摇了摇头,看一眼还待在边上看戏的邯郸旃,登车给走了。

邯郸旃不是单纯在看戏,想找智罃聊几句。

“中军将绝不是在针对上军将。”邯郸旃先说这个,再说道:“中军将想做什么一直很明显,不打算征召魏氏,大概是希望看到出了乱子。”

该懂的道理智罃都懂,比较不忿的就是楼氏不帮智氏也便罢了,怎么还要堵住智氏找其他外援的路。

那些话,智罃才不会跟邯郸旃多讲,随意客套几句就走了。

邯郸旃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成功被楼令纳入同一阵营,只是他抓住了很关键的信息。

“看来,只要支持扩张便是与楼氏之主成为同路人。”邯郸旃心想。

在后面,楼令安排翎姒回“太原”去,他也离开“新田”前往“韩”地,一直等郤至、郤杨和士匄出征归来,才重新回到“新田”。

楼令离开“新田”和让翎姒回“太原”没有特别的理由,简单就是给晋君周传达信息:老夫很不满啊!

这种信息一定要表达。

那是,晋君周现如今的模样,多少是被楼令给惯得。

怎么说?说就是楼令前前后后帮了晋君周太多忙,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无比亲近,闹到晋君周都能够无视楼令的政治诉求了。

也许是,晋君周认为楼令会又一次妥协,忘记他并未掌握绝对武力的事实?

借这一次机会,楼令也在向其他卿位家族传达信息:别坏老夫的事!

说起来很搞笑。

经过这一次事件,上上下下可算是觉得对味了。

毕竟,历代中军将哪一个不是铁腕人物?

轮到楼令成了中军将却表现得很讲道理,确确实实很容易让人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