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兵临城下。(第2页)

鲁国总是会给晋国的霸业捣乱,站在晋国的立场,乃至于是站在守卫姬周王朝秩序的立场,晋国正在阻止楚人文明取代姬周文明,能够轻易分辨出对错的吧?

而齐国给晋国捣乱是想要恢复他们的霸业,鲁国给晋国捣乱却没有明显目的。

怎么说呢?

鲁国君臣每每压根就是在无理取闹,甚至是不拿自己的安全当回事,完全没有想到惹怒晋国会失去庇护,一定会让齐国针对鲁国。

这样一看,鲁国君臣像不像是一群会间歇性发作的神经病啊?

不是像!

原历史或楼令的这个版本,鲁国君臣真的就是一群神经病。

这一群神经病还不光会时不时恶心一下晋国,各国没少被恶心。

当然了,那也是鲁国君臣没有掌握话语权,换作他们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主流。比如把控住了舆论,遭到他们反对的人可就要成为反派了。

上面所说的情况,发生在刘汉、杨隋、李唐、赵宋、朱明的时代,尤其是儒家建教之后。

很神奇的事情是,他们被满清驯化成了忠犬。

楼令能够看出郤至有些意兴阑珊,很是无语地问道:“顺利不好吗?”

“鲁国肯定要亡一次。他们复立之后还是不改,怎么办?”郤至认定那一帮喜欢恶心人的家伙不会消停。

楼令说道:“之所以留下泰山以东让他们复立,为得是不过度刺激列国,并不是其它原因。”

“如果他们仍然不消停,亦或是愿意消停下来,一样无法避免亡了国祚的命运。”楼令从来没有想过保存鲁国的国祚。

郤至知道怎么回事,只是一直没有搞懂楼令为什么会玩得那么复杂。

那真不是复不复杂的事,简单就是必须把控住人心。

灭掉鲁国之后,再告知他们留下泰山以东给复立,不止是可以驱逐掉不想要的贵族,还可以减少占领区鲁人的抵抗力度。

另外,列国看到晋国不是彻底亡了鲁国,哪怕他们还是会心惊胆颤,起码会增加他们的侥幸心理。

“接下来就是攻克鲁国都城了。”楼令说道。

郤至还是提不起兴致:“他们的主力已经被消灭,不可能守住‘曲阜’了。其实……,哪怕主力仍在,他们也守不住啊。”

楼令哭笑不得地说道:“不一样啊!要是他们的主力仍在,我们攻城要付出多少伤亡。”

鲁军真的不是没有战斗力,纯粹就是高层又蠢又坏。

说他们蠢,主要是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晋军是奔着亡掉鲁国的国祚而来。

说他们坏,明明鲁国哪怕亡国都要等几个主要强国灭国之后,搞得鲁国首先吸引了晋国的仇恨。

这是什么区别?区别在于宋国君臣只在默默做事,偏偏鲁国君臣一再嘴炮。

真要算起来,宋国对晋国的威胁要大得多。

所以,鲁国正在经历的惨况会教导世人一个道理:千万别动不动就嘴炮,一切只因为太过惹人嫌了!

楼令亲率的这一支晋军在鲁军崩溃之后,分出两千部队继续追击四散而逃的鲁军,主力直逼鲁国都城。

中行吴所率的偏师则是留在大野边上。鲁军崩溃的消息传到宋军这一边,不过超过一天的延迟。

宋军高层在听说鲁军只是一天就被打得崩溃,不太好猜是会感到惊诧或瞬间就接受了事实。

事实上,宋国一开始寻求拉鲁国入伙,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应,没有第二次的尝试了。

宋国君臣怎么会那般容易放弃呢?只能说,他们知道鲁国君臣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到后面,晋国决议讨伐鲁国,更是让宋国失去了继续拉拢鲁国的必要。

要么变成鲁国主动靠拢向宋国,不然也是鲁国成功吸引了晋国的注意力和仇恨值,真让宋国没有必要再浪费精力在鲁国这边了。

得知鲁军主力短暂的一天就崩溃,宋国这一边肯定会讨论,必然也将影响到三万宋军接下来的选择。

“鲁军败得太快了!”向戎在得知鲁军崩溃,不得不承认鲁军是真的太烂了。

鱼石不满地说道:“我事先就反对出兵北上。”

宋国目前的左师还是鱼石。

只不过,随着国际局势出现新变化,多数宋国高层认为鱼石已经跟不上时代,偏偏鱼石就是不赶紧病死。

左师是什么?简单理解为宋国的第一武官就行。

公子朝看了一眼向戎,再看向鱼石,不满地说道:“你现在再说这个,只会打击士气。”

宋国并不是人人都愿意与晋国为敌,作为第一武官的左师鱼石就是反对国家路线变化的人之一,还是派别的首领。

只是吧?宋国的君臣比姬姓列国在权威上更重,鱼石只能将个人意愿放在一边,执行来自宋君成的命令。

比如这一次,三万宋军北上之前,鱼石就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陈述在这个时候刺激晋国没有任何好处;以华元和向戎为首的激进派成功说服宋君成,才有了这一次陈兵北境的行动。

“我知道不合时宜,可是……,你们没有发现我们当面的晋军已经按耐不住了吗?”鱼石并不固执,真要固执也不会随军北上:“若是楚国出兵前来,亦或楚国敢于立刻与晋国争锋,自是可以对晋国悖盟。现在是楚国瞻前顾后,我们可能要独自对抗晋国啊!”

鱼石不是亲晋派,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宋国。

正如鱼石所说的那般,他们对面由中行吴统率的晋军一开始就对宋军有诸多挑衅,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越境。

鱼石且理解为晋军与鲁军的交战并未分出胜负,才让中行吴保持着最大的克制。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

鲁军崩溃的速度太快,解放了晋军的主力。

鱼石不得不思考一旦真的开战,他们三万大军可以支撑多久,接下来宋国又要面临着什么。

公子朝不能睁眼说瞎话,否认掉鱼石的担忧没有道理,只能说道:“列国君臣不足以谋!”

“事到如今,还是赶紧拿定主意,继续待在原地,亦或当即撤军。”鱼石说道。

向戎闷声说道:“鲁军败得太快太惨,必然使得晋军士气高涨。如果我们现在撤军,晋军有没有可能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