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还能如何?(第2页)
上一次“曲阜”可是准备充分,一样被晋军所攻陷。
这一次?鲁军的主力已经被消灭,没有守住城防的可能性,能逃的鲁国贵族和黎庶肯定要跑。
在郤耀率军抵达“曲阜”的三天之后,楼令亲率的主力抵达。
“城门没有关闭,每一天都有大批鲁人逃出城?”郤至听到这个消息先“哈哈”大笑几声,再说道:“这是老夫上一次攻克‘曲阜’外城给鲁人留下的恐惧吧。”
进入城中的晋军真的没有大肆杀戮,抢劫也抢得比较文明。
可是,一旦城池沦陷的话,守军投降进行赔偿,会有大批的普通人被充当战败赔偿,沦落到异国他乡去当奴隶。
得益于鲁国贵族喜欢街头讲课的关系,尽管他们不是专门讲给普通黎庶听,多少是开启旁听者的智慧,使得“曲阜”城内居民确实比其它城池更聪明一些。
这不,晋军没有实施围城,乱成一团的高层倒是有人下令关闭城门,奈何
为什么及,反倒是劝家人或朋友赶紧逃,怎么会闭死城门呢。
在那一段时间,晋军仍然没有夺取城门的动作,也没有去逃出城池的鲁人那边为恶。
晋军的确非常能打,可是真的不是秦军,跟“虎狼”一点都不挂钩。
事实上,所谓的“虎狼之师”从来不是赞美,一切只因为虎狼会吃人。
真正要赞美,哪怕不是干正义的事业,一般是用“王师”来称呼一支军队。
“既然还敢开着城门,索性不围城了。”楼令注视着城池,继续说道:“谁愿意入城敦促对方投降?”话音落下的一瞬间,在场众人纷纷请命。
楼令扫视那些自荐的人,最后将目光锁定在楼冰身上,说道:“你去吧。”
楼冰大喜,先应了一声:“诺!”,随后听候楼令给鲁国君臣开出的投降条件。
战争进行到这一步,晋军攻陷“曲阜”只是时间问题,谁当使者去劝降都算是白捡一份功劳。
要不然的话,怎么可能谁都想充当使者?
而楼令选择楼冰固然有任人唯亲的问题,可当前就是任人唯亲的时代啊。
那么多人争取,无非就是争取那万分之一的机会。
楼令没有说太多,只让鲁国君臣当即投降。
至于鲁国投降之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置,以为鲁国君臣仍然有讨价还价的资本吗?
只是,难题给到了楼冰这边,他必须好好想一想怎么才能让鲁国君臣投降了。
那些没有争取到机会的人,清楚没有条件才是最为麻烦,不少开始扪心自问,真要是自己争取到了机会能不能办成。
时不时有鲁人从城中出逃,他们出城之后也没有刻意避开晋军,不紧不缓地开始了迁徙。
纯粹就是晋军表现得太文明,给予了那些鲁人勇气。
事实也是那样,真要是晋军对出城的鲁人动武,哪怕没有成批地杀人,仅仅是晋军过去控制着押走,不会有那么多鲁人出城,更不会一副像是要正常远行的姿态。
也不能说晋军文明。
毕竟,当前多数列国的军队基本是那样,只有一个秦国入侵哪个国家都会无恶不作。
并不是在诋毁秦国,秦军从春秋到战国真的就是这般野蛮和凶悍。要说有什么变化,大概就是春秋时期的秦军单纯的野蛮,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军则是有目的地大肆屠戮了。
一开始是跟秦国的生存环境,他们起初处在各种异邦的包围之中,每一天都要遭受来自异邦的侵袭,只能是野蛮对抗野蛮。
秦国消灭或驱逐那些异邦,强大起来的秦军一再扩张成了侵略者,对待异邦的野蛮是一种对等报复。
等秦国开始寻求东出,其实一开始也讲文明,愿意遵守中原列国的交战规则。
那不是秦国对上了晋国,在晋国最为虚弱的时刻仍然打不过,乃至于被晋人耍的团团转,心态崩了自然也就不再装成文明人。
跟秦国兼并很多狄人或戎人部落的关系也很大,军中有从狄人或戎人转为秦人身份的秦军,他们穿上了秦军的皮,骨子里还是狄人和戎人,干野蛮的事情简直是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