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抵达战场

楼令当然有向宋国提起大军要路过的事情,宋国君臣并未反对。只不过,宋国进行了防备,他们将村庄的资源集中到城池,城池内再布置数量或多或少的守军。

以“商丘”的守军最多,数量达到了三万。

而“商丘”作为一座贸易型的城池,不是危急时刻不会轻易封闭通道,那么等于是宋国君臣将防备摆在晋国高层眼下。

他们已经抵达“商丘”郊外,驻扎下来等待购买物资进行补充。

“什么都变了。”智罃指得是局势。

那可不是嘛。

以前宋国极度依赖晋国,不敢表露出任何的不恭敬。

后面宋国先是倒向楚国,由于楚国对宋国不是那么上心,逼得宋国成了骑墙派。

现如今的宋国成了第二个郑国,他们打不过晋国或楚国,不想遭到晋国或楚国的针对,心态一定跟郑国历代的君臣变得一样。

“宋国走郑国的老路,不会有好下场。”士鲂进行预言。

郤至看向“商丘”的方位,说道:“我们连续攻破列国都城,一定要把诸侯吓坏了。”

其实,晋国攻破的一国都城不算多,秦国的都城“雍”是他们自己放弃,晋军实际攻克的一国都城也就“梅里”和“曲阜”,其中“曲阜”攻破了两次。

只是,晋军攻破一国都城的时间比较密集,大多是集中在这两年之内,势必会加深世人的印象,使之心态感到恐慌。

“至少没有闭城。”楼令说道。

要是宋国君臣在晋军逼近之后闭城,可不是宋国君臣胆子小不小的问题,该是他们将对晋国的敌意更明显的表露出来。

害怕被晋军偷袭或攻击,为了自保封闭城池,怎么能够说宋国君臣错了呢?当然不能。

可是,宋国君臣真不能那样做。

信任这种事情历来就是互相成就,往往是用态度展现出来。

比如说,宋国君臣在晋军靠近的时候,他们选择立刻闭城,会让晋国这一边笃定宋国会在中军和上军南下后之,宋国立刻悖盟切断晋军的后路。

为了不让宋国君臣误会,抵达“商丘”郊外的晋军并未靠近城池五里之内,采购物资的方式是联系宋国君臣下了采购单,再让出售物资的宋人送过来。

整个采购和送货流程进行了十一天。

晋军也是首次有物资补充需要进行汇总,再由楼令指定专门的采购人员与宋国那边接洽。

以往就是军中谁想购买什么,私人自行去找货源,个人采购与结账。

“宋国很是财大气粗啊!”郤至翻看了资料,给了这么一句评价。

楼令颔首道:“的确财大气粗。”

智罃附和道:“半卖半送。”

宋国主动对这一次采购进行补贴,他们也没有忘记专门派人向抵达“商丘”郊外的晋国卿大夫送礼。

像是楼令,他白拿了三千石粮秣不说,还得了十匹好马以及白玉、黄金各一箱,以及十名宋人美女。

其他卿大夫从宋国收到的礼物肯定不如楼令,会是根据卿位排序的一种递减形式。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宋国君臣这一次送晋国卿大夫的礼很重,连带对其他晋国贵族采买物资使用半卖半送的方式,无疑是用这种方式在进行收买。

某种程度上来讲,宋国君臣也是用那种方式,为“商丘”摆出的驻防进行道歉。

白拿了宋国好处的楼令,他接下来即便可以不要脸皮,一旦下令对“商丘”实施攻打,其他晋人可不一定好意思。

直接说就是,宋国君臣用收买的方式乱了晋军的军心。

有人会问有用吗?事实是当然有用。

晋国和宋国暂时没有明确敌对。

即便是双方明确敌对,懂得去使用钱财,依然可以显示出极强的效果。

钱财不止可以用来收买敌方的将领,也能是使用钱财致使敌军士兵混乱。

例如兵仙韩信最经常使用的兵法就是“撒币战术”。

而韩信使用的“撒币战术”方式就是故意让人在地上撒下钱财,吸引敌军去捡地上的钱财,致使敌军士兵难以被管束,再挥军实施进攻,每一次都能够很轻易将敌军给击败了。

在两千多年之后,曾剃头之所屡战屡败,其实也是因为太平军将领老喜欢使用“撒币战术”干扰军心,尤其是三次重大战役击败曾剃头的石达开。

诸夏将领千千万,名将亦是众多,韩信之所以是兵仙,不止是他帮汉高祖打下三分之二的疆土,主要是他使用的几个战术无法被复制,其中包括“背水一战”这一套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