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 作品

第829章 吴人之君是这样子的(第2页)

对吴国的崛起进行贡献的人很多,包括历代为之奋斗的吴国君臣,以及初代来到吴国的申巫臣。

而申巫臣是楚人,还是楚国的公族,只是他逃亡到晋国为之效力,后面又跑到吴国为吴君寿梦效力。

在有楼令的这个历史版本中,申巫臣一开始跟吴君寿梦相处得挺愉快,两人闹得很尴尬是从吴君寿梦第一次戏耍郤武子为起点,后来申巫臣干脆被晋国庙堂召回。

尽管吴国被晋国灭了一次,寿梦甚至沦落到窝在“吴”那边将近一年,可是等寿梦重新获得君位,后来很是刻意讨好申巫臣这个成分很是复杂的人。

比如这一次,吴君寿梦明知道长鱼矫在晋国中军将那边的份量更重,开小会的时候还是只邀请申巫臣过来。

吴君寿梦为什么这样干?因为他看得出申巫臣真想在吴国干成一番事业,相反长鱼矫只是将吴国当成一个跳板。

一个人若是将所有人都当成是好朋友,就要问问那些“好朋友”有没有将他视为真正的朋友了。

在政治层面上当端水大师的话,很难获得真正的支持。

吴君寿梦用不邀请长鱼矫到场的方式,明确展现出了对申巫臣的更加重视,果然让申巫臣愿意更加卖力。

“中军将与中军佐为徐国和邗国解围,进军到了大江沿岸。外臣与长鱼将军今天刚接待中军将派来的人,有信件转呈吴君。”申巫臣等有了机会才讲这一件事情。

吴国君臣只是知道晋军南下的消息,其它所知道的事情并不多。

从申巫臣这里获得那样的信息,只能说吴国君臣有点意外晋军能够来得那么快。

“大江北岸的楚军已经被晋上卿和次卿率军消灭了?”吴君寿梦拿到信件并没有第一时间阅读。

申巫臣说道:“中军将派来的人并未提到楚军的事情。”

吴君寿梦这才打开信件,认真看完仍旧握在手里,没有递出去让其他人传阅。

“北岸的三万楚军已经被击溃,可是南岸的楚军布置好了防线。晋上卿请求寡人出动水军,前往接应一部分晋军过来南岸。”吴君寿梦说着还一直在拿捏手中的信件。

关于纸张这种东西,现如今都没有在晋国普及,其他国家的数量更少。

楼氏并没有肆意向市场投放大量纸张,一般是作为礼物赠送,自然是跟楼氏关系近的人可以多获得了。

吴君寿梦手里有一批纸张,拿到手并未转而赏赐出去。

可别看只是纸,到现在还没有其他家族研究出可以书写的纸,研究出来的纸也无法像楼氏那般雪白。

楼氏是当前时代拥有最多科技产物的家族,要说最重要的当然是铁(钢)和纸张。铁可以用来打造军事装备,应用在农具上更是会极大助力农耕生产。

纸张可以承载更多的文字,其实材料上也比竹简、帛、等文字承载用物的耗费更低。

若是长久没有其他家族在那两项上获得技术突破,他们与楼氏的差距必然会越拉越大。

事实上,现在楼氏与其他家族在软实力上就已经形成了一道鸿沟,一切只因为楼氏的教学规模已经成型,各处封地有着大量的乡学,同时在“太原”也有了学府,其他家族却还是在玩私塾模式。

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多说吗?甭管是哪一种教育方式,开智的人越多,总是可以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人才。

拿吴君寿梦见楼令派来的人来说。

在吴君寿梦的认知中,只有贵族识字多且懂得多。他与楼方问答完毕,才知道楼方只是楼氏的普通一员。

“方奉命前来送信,却不知能够谒见吴君。”楼方看吴君寿梦怔怔地看着自己,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解释。

说白了就是,当前一国之君不会随意跟人见面,见了面也不会亲自交谈。

所以,楼方见吴君寿梦怔怔地看着自己,不得不想吴君寿梦是否认为受到了冒犯。

“晋上卿族中,人才多到可以不受重用了?”吴君寿梦问道。

楼方带着骄傲说道:“类如小人,族中如过江之鲤,优于小人者亦是车载斗量。”

得了,一句话就蹦出两个成语,不止让吴君寿梦听了大感新奇,其他人也是听得一愣一愣。

对于识得文字的人来讲,很多成语哪怕不知道其典故背景,仅从字面意思就能够理解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