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宫城攻防战

作为楚国都城的“郢”有多少人口呢?城内大约有个两万的常驻人口,加上周边的村庄超过五万人口。楚国庙堂的几次征召,将都城周边的兵力几乎抽干。这是因为都城周边最容易调集兵力,他们又认为没有外敌会杀到都城,优先征召了都城附近的可用兵源。

那几次征召之后,直接让楚国都城周边的人口下降了七千以上,留在当地的基本就是老弱病残了。

怎么才征召七千的将士,四万人就几乎全是老弱病残了呢?当前不以“户”来登记造册,贵族的家庭人口不少,再小的贵族家庭也有几十号人;到了“士”和“徒”的阶层家庭,有出征使命的人除了领衔的家主之外,其实“士”需要带上十名左右的随行士兵,被带上的便是“徒”了,而“徒”的家庭构造通常有十来人组成。

等于说,接到出征任务的家主一走,基本也差不多带走了家庭里面的青壮,自然剩下的人就是老弱或生病无法出征的病患了。

这里要说的情况是,由于楚国早先将都城周边的兵源抽干,一旦“郢”被敌军攻陷的话,短时间之内不会有楚军尝试反扑。

那个“短时间之内”可能是一个月或更久,完全看外界的楚国贵族决心多强和反应多快。

其实,短时间内有楚军前来救援“郢”对晋军会是一件好事,代表来得楚军数量不会太多;相反,一旦外界的楚国贵族沉得住气,等集结了足够的兵力再到“郢”这边来,对晋军的威胁才会更大。

在晋军攻进“郢”的城内以及包围宫城之后,滞留在后面的晋军在七天内陆陆续续抵达。

当然,一定会有晋军折损在赶路上,可以是突然病倒,也能够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失踪。

因为是战争状态,除非是事情足够大,要不然高层很难将事情放在小事上。

比如说,失踪的晋军是被楚人抓住,被抓的晋军当然是天塌了,时刻都在渴望获得救援,可是他的失踪对军队来说却是暂时管不着的小事。

别说是普通的“士”或“徒”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便是普通的“大夫”失踪也溅不出什么水花。得是身份足够高贵或特殊的人失踪,才会得到军队高层的重视。

等隔天,大批的晋人出城伐木和收集其它材料,主要是优先打造梯子,才是更复杂的攻城器械。

至于说驻营?当然需要在城外立起至少一座驻营,来跟攻占下来的城池形成犄角之势,不可能是晋军全进入城内。

城池能不能容纳下所有晋军不是主要,根本原因在于不能让自己成为瓮中之鳖。

事实上,所谓的“孤城不守”已经讲得很清楚,再是艰难的情况下,守军将领也会多少在城外部署一些军队。

真将所有军队龟缩到城内?那得是实在没有办法在城外部署军队,基本就是一个困守等死的局面。

能够抵达的匠人全到位,加上士兵被安排伐木,劳动力足够多的情况下,打造梯子的作业很迅速,一个上午就集中了四百来架梯子和许多用来挡箭的木牌。

“我们的士兵足够多,可以同一时间从四面发起攻击。”郤至昨晚没怎么睡,今天还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样。

智罃非常认同地说道:“兵力足够,自然应该四面齐攻。”

“我听说楚国很喜欢挖地道,宫城内会不会有直通外面的地道啊?”郤至没乱讲。

可能是土质的关系,加上有相关的背景故事,楚国的权贵确实很喜欢在自己家挖连通外面的地道。

“城内不是有一大批封君吗?”智罃的意思是,没有那批楚国封君的话,楚君招倒是可以从地道逃走,有那一批公族封君当拖累,很难实施从地道逃跑的计划。

郤至的理解是:“楚君真要从地道逃跑,也只会等宫城陷落之后?”

智罃哪敢做什么保证。

大批的晋军已经在宫城四面广场集合,他们在等待进攻的命令下达。

郤至就是看到楚君招没有出现在城墙上,有了楚君招是不是已经逃走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