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吴地诸事(第3页)
在楚国这边,好像农夫就是会从地里长出来,一旦劳动力不足,大不了就去大江以南的各种越或蛮收割。
既然可以从越或蛮抓人补充劳动力,楚国的贵族怎么会在乎农夫损失呢?
与之相比,现如今没有任何国家的贵族比晋国的贵族更爱惜劳动力了。
晋国贵族爱惜劳动力的方式,不是体现在没有拉农夫上战场。
其实,处在奋发向上的晋国贵族,他们才不乐意有人顶替自己。
晋国贵族爱惜劳动力是体现在取消人殉这一项上面。
要不然的话,晋国贵族即便不拿自家农夫殉葬,晋军没少抓捕周边异族,一样不用取消人殉的习俗。
得到调令的晋国新军,几乎是人人喜笑颜开,尤其是当他们知道将要杀进楚国本土,下意识认为这一波能赚次大的。
晋国新军那么以为不会有错。
前方的军队肯定是打进了楚国,不然怎么会调动新军进入楚国啊?
既然前方的友军已经杀进楚国,可不就楚军再次大败了嘛。
楼令当然不会忘了楼武这一支部队,同样要求他们尽可能用最快的速度向“郢”推进。
只不过,现在的楼令不知道楼武所部被堵在漳水北岸,更不了解郤至所部没有遭到楚军的拦截。
这个就是无法及时通讯的难处,军队派遣出去之后,有没有完成任务或状况怎么样,可能得知了一点用都没有,一概属于是过了时效的状态。
在郤至率军攻进“郢”之后,漳水一线的楚军还在执行堵截楼武所部的命令,压根不知道老家被偷了。
漳水流域的这一支楚军是在“郢”失陷后的第七天,他们才得知有晋军在攻打自家的都城。
在知晓那件事情之后,漳水这边的楚军确实立刻采取了回防,只是他们回防的那一会,宫城都已经被晋军拿下了。
等漳水附近的楚军回防到“郢”的时候,他们看到“郢”的城头已经有晋军在防御,城外的晋军营寨也已经有了规模。
因为攻下“郢”的晋军封锁及时的关系,所以外界很难知道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要不是郤至和智罃、士鲂的又一次失误,回防的楚军不会好受。
偏偏就是郤至和智罃、士鲂等有楚军回防,要调集军队与之交战,发现都城已经陷落的楚军却是跑了。
真的,回援“郢”的那一支楚军,他们发现城外的晋军不少于两万,尝试攻城都没有就直接跑了。
作何评价?当然是从漳水回援“郢”的楚军将领足够理智。他们一没攻城器械,二来兵力不占优,最重要是城内没有在抵抗,不跑等着被晋军咬上吗?
人在“鸠兹”的楼令暂时不知道“郢”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鸠兹”是吴国面对楚国的桥头堡,只是城池的占地规模非常有限,并且周边没有开垦进行农耕。
楚国与吴国在“鸠兹”这个地方的交战次数非常多,双方还在周边的大江上打过史上第一场大规模的水战。
那一场水战的较量不好说楚国或是吴国胜了,结局就是两败俱伤。
战役的结果却是楚军撤退,可以算是吴国一方取得了胜利。
要是再算上吴国与齐国爆发的第一场海战,吴军成功实施海上登陆。吴国在水上用兵可是取得了两次“首开”的辉煌胜利。
“寡人现在才知道有晋军威逼楚国都城,有可能攻取吗?”吴君寿梦是真的才知道。
“回吴君,事在人为啊。”楼令答道。
那是楼令得知“鸠兹”的楚军不超过三万,连带获知子庚带着其余楚军向本土跑,不得不将消息透露给吴君寿梦知晓。
毕竟,一旦子庚及时回援“郢”的话,郤至所部就要遭到内外两层的夹击,状态会显得极度堪忧。
这样一来,楼令必须让吴君寿梦明白一点,他们不可能在“鸠兹”耽搁太长的时间,届时打到一半突然放弃是有原因的。
这种预防针必须打,要不等晋军必须走,吴人肯定不敢拦着,怨念一定会很大。事先说清楚之后,该走的情况下,吴人总要懂得四万晋军与“鸠兹”到底孰轻孰重。
得知晋军远袭楚国都城,讲实话就是吴国君臣服了。
“偷袭啊?怎么不跟寡人联系呢!”吴君寿梦的意思是,偷袭这种操作,他们简直是太熟了。
好像挺没有羞耻心?可是……,吴人从上到下真不认为偷袭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既然是偷袭,怎么可以冒着泄露的风险?”楼令说道。
结果就是,吴国君臣一副非常赞同的表情。
“这么说,寡人需要随同前往楚国腹地?”吴君寿梦稍微停顿,明确表达出态度:“国中遭遇入侵,几乎家家户户缟素,寡人恐怕无法随行了。”
楚国对吴国的入侵并不突然,吴国在事先有做相关的准备。
在吴国这一边,不像列国有“士”和“徒”的阶层,一般是国君下令征召之后,以村子为基本单位,每一个村子出多少人纳赋。
响应征召的吴国村子,其实就是各种头人召集族人,操着乱七八糟的家伙踏出家门,很多会是自己前往正在交战的战场,连到哪个地方集合的步骤都省了。
经过晋国的改造,吴国倒是有了“士”和“徒”的阶层,可是时间毕竟有些短,他们的“士”和“徒”数量不多。
因此,在这一战期间,参战的吴人跟以前没有太大区别,他们又真的是历经苦战,仅是在“梅里”保卫战所战死和失踪的吴人不会低于六千,其它地区战死和被俘、失踪的吴人应该有个万余。
一万六千人的数量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出现这样的损失无疑就是很多,直接将吴君寿梦偷袭徐国、巢国、邗国的收获亏了回去。
当然,吴君寿梦拒绝得那么干脆,主要是他们不相信晋军会攻下楚国都城,并且认为这一次军事行动风险系数极高,压根就不想掺浑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