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 作品

第863章 我是为了你们好啊!(第2页)

而楼令愿意让楼鱼过来帮忙管理后勤,只是让楼鱼挂了一个名以及负责监督,并不是将沉重且繁琐的工作真交到楼鱼手上。

“家主是说,封赏更多的贵族和准贵族吗?”楼鱼说得是‘家大夫’、‘士’和“徒”。

楼令当然不是说那么一回事。

春秋时代多数人想要拥有私产,确实是需要有爵位在身,哪怕是一名“下士”。

到春秋中期,“士”被视为准贵族,其实没有算上“徒”这个阶层。

后面“士”会转为士族,里面将原本的“大夫”和“徒”也都算了进去。

春秋中期的阶段,各国的“徒”只是被默认拥有私产,不是他们真的可以具有私产。

贵族剥夺没有爵位之人的财产可是被法理所认同,不是“士”阶层的其他人能够保住私产,单纯就是作为领主的“大夫”阶级默认,不想或不愿意去剥夺。

好像很操蛋的样子?明明是自己努力,偏偏努力所创造的一切可以不属于自己。问题是他们用来生产的土地或其它,真的就是不属于他们,土地是属于贵族的啊。

不是太难理解才对?

跑进一家公司偷了机器和材料自己回家干活,机器和产出是谁的?那肯定仍旧属于是机器和材料的原主人;偷窃的人不能因为公司的老板不用那些机器和材料就据为己有。那样首先是犯了偷窃罪,将出产挂了商标再卖掉,又要加上犯了经济罪。

封建领主保证某一块区域的秩序,不被外来者所侵袭,他们便有对治下的收税权利。

然后,封建领主的封地是得自诸侯的赏赐,付出了统治的成分,平时尽到响应征召的义务。

在责任义务与能力直接挂钩的时代,不交税,也不纳赋,凭什么来拥有土地?凭的只能是权贵阶层的仁慈。

楼令所说的增加有恒产的人,需求在春秋时代的人看来就是增加贵族和准贵族的数量。

可是,楼令想干的事情是土地分给更多的人。

不管有没有阻力,楼令都会那么干,只是不会无偿将土地分下去。

“南征的有功将士,包括正在进行的战争,需要一套新的赏赐方案。”楼令没有将话说出来,只是在脑子里构思着。

无论现在还是获得分封的初期,军功爵都不适合拿出来。

军功爵被拿出来就等于说释放了一头无比凶猛的野兽,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就别想着停下来,要么是无休止地不断扩张,不然就是瞬间崩塌再灭亡。

军果主义制度的国家,一概都是上面那样,不存在例外。

楼令率军抵达“吴阳”肯定要有休整的时间。

这一段时间,即将参与讨伐乌氏的将士,每人至少能够得到临时分配的一匹马用作骑乘。

也就是说,楼氏准备了充足的马匹,七千五百多参战人员人手一匹,另有准备好近千的马拉车辆。

一辆车需要至少两匹马来拉,再加上备用的马匹,为了征讨乌氏就让楼氏准备了三万匹的马和骡子。

三万当然不是楼氏全部的数量,其实楼氏所拥有的马、骡、驴超过二十六万。

看似很恐怖的数字,确实也比晋国其他家族要多,只是真没有形成绝对的断层优势。

拿郤氏来说,他们所拥有的马、骡、驴不会少于十三万。

略少一些的旬氏和范氏,马、骡、驴的数量也会逼近十万的数字。

断层的优势,只是一半可不太够,起码其它势力具有的数量不能达到自己的一半。

这一次征讨乌氏,楼令还会带上五百头牛和八千只羊,牛可以进入湿地之后拉车,羊产奶以及杀了吃肉。

等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楼令过来“吴阳”的第六天。

“祝家主武运昌隆!”楼鱼进行了最由衷的祝福。

其他在场欢送的人,一样喊出“武运昌隆”的祝福。这可不是楼令搞出这一套,先辈早有对出征之人这样的祝福,并且小日子有这样的习俗是跟诸夏学的!

用作骑乘的马,加上拉车的马,另外的备用马和牛、羊,现场一片踏蹄之声,移动起来像极了阵阵的打雷动静。

楼鱼等人站在原地目视大军离去。

征讨乌氏的楼氏私军,肯定不是全员一直骑在马背上赶路,多数人其实是乘坐在车辆的赶路状态。

没有军队会一直骑马赶路,一来是人的身体受不了,再则便是会消耗战马的体力。

可以骑马赶路数百里,得是有着一双铁大腿。

在当前,主要还是以步战为主,需要保持作战人员的良好状态。

并且,等到需要用到马的脚力,该是马匹耐力不足了。

其实……,即便是骑兵,也不是一直骑着马的。

从“吴阳”要抵达乌氏势力范围内,需要走将近两百里的路程。

等靠近到乌氏的六十里范围,楼令才会让麾下骑马赶路,用以加快行军的速度。

进入乌氏的势力范围之后,楼令将七千五百参战人员分成了三股,指定了进军路线和攻击目标,将士在作战阶段的大多数时候就是骑马代步为主了。

这叫此一时彼一时,可不是前后矛盾。

战前是防止出现非战斗损员。

开战后以完成军事目标为重。

“去罢!”

楼冰和楼森分别领命,率军奔赴各自的战场。

作为其中一部指挥的楼令,一样是在向导的领路下出发。

充当向导的便是乌氏人,他们在跟楼氏贸易期间被收服,提前变成了楼氏的一员。

当带路党这种事情,哪一个文明没人干?

乌氏的人给楼氏征讨大军充当向导,那叫提前奔赴光明。

三路的楼氏私军各自奔赴的地点,皆是当前季节乌氏多数部落会待的牧场。等于每一支部队都不是单独奔赴某一处,会收拾完一个地点的乌氏部落,完毕之后稍微休整,接下来再往下一个牧场进发。

两天后,楼令手指远处旷野上的乌氏部落驻地,再右臂抬起往下一挥,身后大批人骑马越过,先是骑马冲进乌氏部落的营地,遭到成队的抵抗再下马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