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文明等级的碾压
有一句“家财百万,带毛不算”的俗语,可以讲鸡、鸭、鹅,也可以是马、牛、羊。 一场瘟疫让鸡、鸭、鹅给全灭,农耕家庭至少还有农田可以生产。
一旦一场瘟疫让整个牧场的牧畜都完蛋,生病死掉的动物不能吃,由于有疾病传播的风险,导致皮革也不能用,完了就是真的完儿蛋。所以游牧族裔的生活不但困苦,其实也是更加没有保障。
有那么一件事情需要再次强调。游牧族裔真不是顿顿吃肉,他们虽然以放牧为生,但主要吃奶制品,再搭配一些谷物。
一定有放牧了一辈子却没有吃上一口肉的牧人。
绝对没有种了一辈子田却一口谷物都没进嘴的农户。
楼氏不是要来杀光所有乌氏人。
当然,楼氏给乌氏带来了杀戮。
可是呢,楼氏不来,难道乌氏不跟其他族裔交战,或是乌氏没有内战吗?
怎么可能!
所有族裔都会发生内战,特别是游牧族裔之间为了争夺牧场,导致他们的内战更为频繁。
游牧族裔初次有民族意识要到匈奴的老上单于期间。这个老上单于跟汉文帝约定,引弓之民为胡,农耕之民为汉。
持弓就是胡人,农耕就是汉人?这个嘛……,界线很明确,讲起来却是不知所谓了。
诸夏大地会射箭的人非常多,真有许多去当了胡人。
胡人里面也有农夫,他们还真的是可以当汉人。
要了解当时的背景,来理解老上单于为什么会提出那种理论,又怎么被汉文帝所接受。
首先是,秦灭六国期间,诸夏大地有不少人向北而逃,他们加入了当时的匈奴或东胡;到秦末时期,又有不少人向北而逃;乃至于刘邦建立西汉初期,一样还是有人向北而逃,包括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兄弟卢绾。
老上单于与汉文帝都是为了日后兼并对方,事先定了那么一个基调。
只是吧,引弓之民为胡,其实是冒顿之父头曼单于的理念,先后被冒顿、挛鞮稽粥(老上单于)所接受。
匈奴三代单于提出那一套理论的背景各有不同。
头曼担任匈奴单于期间,匈奴被东胡和月氏压着欺负,追求认同皆为胡人,不过是为了获得喘息之机。
轮到冒顿就变成当作兼并月氏和东胡的政治武器了。
到了老上担任匈奴单于多了一个南下的雄心壮志。
等伊稚斜成了匈奴的单于变得不认可与汉廷的约定,无非就是匈奴开始打不过汉军,害怕遭到兼并。
所以,变成汉武帝在“引弓之民为胡,农耕之民为汉”基础上做文章,提出汉人和胡人都是诸夏苗裔的观点了。
其实……,若是发色、皮肤、眼眸的颜色一致,的的确确有可能是源于共同的祖先。
只是相同一个祖先,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渐行渐远,生活习俗与文化变得截然相反,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秦时徐福带上三千童男童女到倭岛,倭人其实是诸夏苗裔?这个说法肯定不靠谱。只是倭人之中确实有不少诸夏苗裔血统是个事实。
诸夏大地多战乱,每一次战乱都有相当的人数外出逃命,种群逐渐向周边扩散。
真要检测基因,东南亚、东亚、中亚都能够检测出有中国人的基因。
商末,殷商帝氏后裔箕子外逃,首先在朝鲜半岛建立政权,朝鲜这个称呼就是箕子带来的。
秦末又有大批赵地、齐地、燕地的诸夏苗裔逃亡朝鲜半岛和倭岛。
轮到汉末又出现一次大逃亡潮,跑去朝鲜半岛和倭岛的人更多。
其实,每一次诸夏大地大乱,真就是有人不断外逃,他们被当地所融合了进去。
另外,倭岛那边的人在隋唐时期就有借种的文化,尤其是两宋期间作为高峰期。
知道怎么回事吗?所谓遣唐使,他们来到诸夏大地朝贡,随行的适龄女子为多数,怀孕了就会被送回倭岛;两宋期间也有遣宋使,到赵宋除了谈生意就是借种。这个时间的倭岛“大名”将变种玩到了高峰期。
所谓“大名”就是倭岛上的封建领主,去赵宋借种的女人怀孕回去,他们会在众多孩子中进行挑选,培养成为继承人。也就是倭岛上的领主培养不是己出有血缘关系的人当继承人,刻意选了诸夏大陆的人种来继承自己的事业。
这可不是野史,两宋史书和倭岛自己的史书都有记载的篇幅。
封建时期的岭南区域,各寨大多也有招汉家女婿的习俗,也鼓励寨里的女人去找汉家情郎生孩子。而那片区域很长时间其实是女子为尊,并且没有婚姻世俗观念,有的只是情人文化。简单说就是女人想给谁生孩子就是给谁生孩子,不受道德的指责。即便是到现代,名曰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类似的习俗还在某些区域盛行。
楼令是从后世而来,想要消化乌氏人不用多费脑细胞,可以从各种例子找到借鉴。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性,肯定只是进行借鉴,绝对不能完全照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时的祖先认同就很好,再搭配隋唐在文化认同的培养,双管齐下第一代就能解决了。 而两汉或隋唐融合异邦的手段,其实是从春秋战国去进行借鉴。乃至于长久的以后,变成了地球村的格局,各国发生什么对中国人来讲一样没什么新鲜事,总是能够在史书上找到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乌氏各部落自行集结,他们的共主已经被我们所俘虏。趁他们还没有推选出新的乌氏共主又自行集结,抓紧时间决战!”楼令哪能不懂绝佳战机已经出现?
乌氏以西戎和义渠戎为主,加上众多的杂胡,导致他们没有姓氏继承这么一说。
当代的乌氏之主读音独木巴哈,翻译过来就是名为枯枝。他是在正常放牧的时候,遭到楼令率军突袭被俘。
楼氏对乌氏的突袭能够顺利,得益于消息传递不易。
很多大的乌氏部落就是楼氏私军的优先攻击目标,他们在第一波军事行动期间被消灭或打散,多数的部落首领被杀或被俘,只是逃走了少量部落首领。
遭到入侵的消息是逃亡者带到其他部落,真不是逃亡者说什么都被信任,没有遭到袭击的乌氏部落会派人证实一下,有不少乌氏部落因此又被楼氏私军灭掉。